.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以下是中达咨询根据最新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为大家整理的详细资料。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下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等进行道路设计。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道路还可划分为四级。分别为快速路、主干路、干路和支路。以下是中达咨询根据最新的市政道路建设标准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对道路绿带设计规定内容如下:1 分车绿带设计1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
1、小区人车混行道路标准在《城市居住区道路规划规范》中有所规定。首先,道路宽度至少达到3米,这是所有小区道路的最低要求,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其他道路。对于居住区道路,其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米,路面宽度则为5~8米。
2、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3、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 路面宽度不宜小于5m园路(甬路) 不宜小于2m名称分级一: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断面以一块板主宜,辟有人行道。
4、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14米非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10米,车行道一般为7到9米, 人行道宽度在一点五到二点五米左右。
1、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市政道路工程规范基本介绍:市政道路规范质量规范要求:道路工程具有线长、沿线地质水文条件多变、结构物终年外露的特征;其路基的稳定性是道路寿命的关键环节。
2、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采用双、四横断面形式。⑵主干路 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3、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应相互协调。道路标高应与地面排水、地下管线、两侧建筑物等配合。在道路设计中注意节约用地,合理拆迁房屋,妥善处理文物、名木古迹等。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4、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支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5、原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同时废止。本书适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人员。
6、城市道路建设应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协调统一,应遵循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建设原则。城市道路建设除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