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制订的《中新知识城产业发展规划》显示,中新“知识城”将重点发展八大产业、教育培训产业、生命健康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创业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
产业规划:中新广州知识,六大产业围绕总部经济促转型升级重点谋划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成长性强的新兴产业,以“六大产业和一个总部经济”作为产业规划目标,为广州创造大量高附加值的岗位机会。
中新知识城是广州和新加坡联合打造开发的产业新城。根据2017-2035广州总体城市规划草案,知识城定位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与广州的IAB产业计划紧密相连。
黄埔区是广州东进战略的腹地,知识城板块则是黄埔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板块内产业、交通、社区规划正在快速完善中,主要发展产业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学。
在产业规划上,中新知识城主要以生物研发、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知识产权等相关的高新产业为主。
随着龙头项目集聚效应越加明显,中新知识城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也就越加巩固。截止到目前,中新知识城累计注册企业494家,累计注册资本824亿元。
中新知识城是中国和新加坡联合开发的产业新城,目前的定位是广州十大科技走廊之一,同时根据广州2017-2035总体城市规划草案,知识城被定位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可以说,知识城是未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扎堆的地方。
目前知识城最大的短板交通瓶颈,随着2018年年底,14号、21号线的相继开通,知识城与市区的交通将相继打通,再加上穗莞深城际铁路、规划中的18号地铁延长线等,未来知识城的交通将越来越方便。
1、高附加值制造业为支撑,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具有极高发展潜力的区域。2016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中新知识城发展已升级为国家级战略,将其作为广东经济转型样板。
2、知识的环境非常宜居,没有传统的工业污染,整个片区定位的产业人口相对比较高端。
3、为了推进项目的落实与发展,政府更在人才、招商、科技、金融等多个层面下发专项政策,形成了独特的政策优势。产业规划: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中新知识城已累计注册企业376家,累计注册资本611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4、中新知识城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联合打造的第三代产业区,中新知识城板块产业区分北部、中部、南部。
5、产业用地占55%。说明知识城是以高学历、高技术年轻人为主要构成。
1、知识城应当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打造全球知识产权高地。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部署支持知识城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知识城已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项目给予经费支持。
2、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制订的《中新知识城产业发展规划》显示,中新“知识城”将重点发展八大产业、教育培训产业、生命健康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创业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
3、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知识城的建设和发展情况。第四条 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知识城管委会)负责知识城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4、中新知识城选址在广州东北部(即黄埔区九龙镇),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0平方公里是新加坡以及广东省政府共同倡导创立的广东省经济转型的样板,及广东省战略发展新平台。
5、板块内重要产业——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是广东省以及新加坡政府共同倡导创立的广东经济转型样板。有“南中国硅谷,广州中关村”之称。
1、中新知识城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联合打造的以知识型经济为支柱的产业园区,落户的企业包括保洁、通用生物科技、中科院广州生物研究所、百济神州、中国动漫集团、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等。
2、中新知识城选址在广州东北部(即黄埔区),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是新加坡以及广东省政府共同倡导创立的广东省经济转型的样板,及广东省战略发展新平台。
3、中新知识城是中国和新加坡联合打造的知识城发展区第一次是苏州工业园,第二次是天津生态园。前两次都是比较成功的示范。包括产业科研、城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注册企业376家,资本611亿,包括中国移动、京东、保洁已经进驻。
4、中新知识城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联合打造的第三代产业区,中新知识城板块产业区分北部、中部、南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