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科目包括以下内容: 投资性房地产:该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或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该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减值准备的金额。
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出售的账务处理是,借:银行存款等科目,贷:其他业务收入。同时,借: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
是指为赚取资金或者资本增值或者是两者都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二)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入哪些会计科目?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如果有折旧计提,那么应该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1、企业处置一项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实际收到的金额为1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其中成本为7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万元。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因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不进行纳税调整;因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或存货的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核算方法只能够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能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处理。
5、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处置:不允许提折旧、不允许摊销、不允许提减值准备,将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6、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 35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 000 000 累计折旧 12 350 000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
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是中级会计考试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重要知识点,其中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分为4种情况,分别是外购房地产、自用、自行建造、自建自用。初级计量分为外购和自建初始计量两种情况。
2、.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确认 总的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即企业取得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在这点上与普通资产的核算标准相同。
4、第六条 投资性房地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第七条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