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词一般都在宫观庙宇中传唱。清人郭钟岳在《瓯江竹枝词》中曾写道:呼邻结伴去烧香,……盲词村歌唱娘娘。既然是呼邻结伴去烧香那么他们去的地方自然是宫观庙宇。
盲词:因鼓词以唱为主,人们又把演唱温州鼓词称为“唱词”;因鼓词演唱与民间陈靖姑(俗称“陈十四娘娘”)信仰有关,艺人常到娘娘庙唱大词,所以也称“娘娘词”。
唱大词时,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锣,曲调高亢、粗犷,比较原始。其主要词目为《陈十四娘娘》,唱陈十四学法灭妖的故事,可以连唱几昼夜。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
1、陈十四娘娘,原名陈靖姑,出生于福州仓山区下渡街道,是传说中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化身,她被尊称为“妇女儿童保护神”。
2、陈十四,义女娘娘,化作一阵红雨,降临人间,成为一个温厚宽厚的女子,立志要杀尽庶人。为此她去庐山学佛,回来后与恶人南社婆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3、福建民间常以奶娘、娘奶代称;浙南民间则称“陈十四娘娘”为多;在台湾为三奶夫人之一,民间称陈大奶。
4、可在民间经不断加工改编,演绎成篇,历朝变动很大,隋唐之前,变为孟仲姿(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连故事的人物姓名,事件皆面目全非了。神话《白蛇传》出是如此。从故事的萌芽至成型。都起了较大的变化。
5、信仰传入各地后对她的尊称叫法不一,不仅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天仙圣母、顺天圣母、通天顺母、临水夫人等宫廷封号,而且有陈靖姑、陈静姑等俗名,民间又有陈十四娘娘、奶娘、大奶夫人、注生娘娘之称。
1、陈十四夫人 殿内供奉的就是陈十四夫人,亦称“平天圣母”。陈氏圣母本名陈靖姑,也叫陈十四娘娘。唐时福建古田临水人,唐初封“护国夫人”,宋加封“平天圣母娘娘”。
2、福建民间常以奶娘、娘奶代称;浙南民间则称“陈十四娘娘”为多;在台湾为三奶夫人之一,民间称陈大奶。
3、临水宫的陈十四娘娘是民间传说中的神性英雄,因为善于“医病、除妖、扶危、解厄、保胎、送子”等善举,护国佑民,功德无量,圣迹远播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等等许多地方,广为传诵和崇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