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禹治水这个民间传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治水传说是反映大禹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治水的神话故事,流传数千年,家喻户晓。2021年,入选我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王伐纣的传说是我国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民间传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大禹治水传说、武王伐纣的传说。大禹治水传说 大禹治水传说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神话故事,它反映了大禹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的治水经历。
3、武王伐纣和大禹治水都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但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标准来看,目前是只有大禹治水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哪种民间传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答案是: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讲述了大禹克服重重困难,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的英勇事迹。
武王伐纣的故事1 周王姬昌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用对待父辈的礼仪尊重他。
内容介绍:武王伐纣是指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商纣王帝辛,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
周文王死了以后,他儿子姬发即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太公望为师,并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睾(音shì)作他的助手,继续整顿内政,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以周武王带领的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武王伐纣,西周代殷商的历史典故 商朝自成汤建立,经28代传位于商纣王。说起商纣王,相信即使没上过学的人也听说过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暴君,和红颜祸水的“苏妲已”一起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叫:“助纣为虐”。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这块极其珍贵的和氏璧。
武王入城来到鹿台,看到纣王的尸体便连射三箭,并欣下纣王与姐己的脑袋,悬挂在宫廷外的白旗下示众。纣王的两个宠臣恶来、费仲也被斩首。群凶斩除,人心大快。
在这里,诗人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一典故。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成语典故 篇4 梁上君子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
整句话合起来,是说到周武王克殷商后的一段典故。说周武王克殷后做了三件事,一是释放被商纣王囚禁的箕子,二是修葺已经牺牲的比干墓,三是拜访被商纣王所贬退的商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