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格局 寒山寺的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寒山寺山门前面的石拱圈古桥是江村桥,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山门两旁两棵古樟。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出自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夜泊枫江》,全诗原文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元代] 卢琦古寺萧条枕碧漪,几人泚笔好题诗。客船也有钟声到,不是姑苏夜半时。寒山寺[元代] 尹廷高路接枫桥一径通,渔郎遥荅隔河舂。自从夜禁行人绝,不信乌啼城外钟。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古诗是《枫桥夜泊》。原文:《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枫桥古镇,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寒山寺弄24号,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
1、寒山寺是由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创建的。而关于寒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要好的朋友。
2、古城苏州枫桥,大运河畔有一座寺庙,初建于六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当时取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诗僧寒山子曾来此住持,故名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随着唐代张继七绝《枫桥夜泊》问世后,一牛鸣之地寒山寺从此天下闻名。《寒山拾得忍耐歌》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