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和几个朋友讨论过如何尿得更远这个低级趣味的问题,结论有三:一是自身体质;二是顺风势;三是站的够高。我总是会强调命好是炒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95%以上的投资者的投资体系是不具备α收益的,何况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有少而又少,因此绝大多数人挣得不过都是牛市的钱。牛市盛宴,或早或晚都会结束,即使以政府意识推动的资本盛宴,也终究不能抗拒涨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涨的均值回归,我们讨论的不会是个概率问题,而只是时间问题。但真正的问题是,终究要有人买单,谁来?
换个思路来考虑这个问题。
就好比一个餐厅,提供前面的食客免费吃最后的人买单,起初食客不多,后来看到别人白吃白喝也纷纷跑来,于是餐厅里人声鼎沸,不亦乐乎,没有人相信自己会最后买单。在这个餐厅里大概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应该是多数,死命盯着餐盘里的佳肴,抱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态,有肉绝不吃菜,盘算着喝哪种酒最划算,并且生怕别人比自己吃得更划算;第二种人盯着厨房看,看进进出出的都有什么菜,从而判断从哪里下手;第三种盯着餐厅的门口看,看进进出出的有多少人,生怕自己最后买单。
餐厅的盛宴也最后会结束,我相信盯着门口看的人压根不可能买单,虽然吃的时候有点累神,但白吃白喝是一定的。盯着厨房看的人大概也不会买单,厨房都不再出菜的时候,想必这些家伙也就打包走人了。剩下的就是还在推杯换盏的多数人了,眼中的焦点还在那盆刚上桌的水煮牛肉,哪还顾得了周围的人来人往,难道最后不把所有人的单买了吗?要不然你就熬着不出餐厅,等着下次“免费”的盛宴再走人。
说这个比喻没别的意思,股市里也是这三类人,多数人都是最后会买单的人。盯着的永远是手里的股票,永远也就三个问题:买哪支?多少钱买?多少钱卖?其实公司还是那些公司,去年和今年相比除了股价其他没什么变化,一年前可能值20亿,现在值200亿了。你看这年头,各种消息满天飞,多数人也乐此不疲的奔走相告,别人赚了三倍,自己赚两倍就不行,别人一个月翻倍,自己慢了还不行。到目前为止,这轮牛市远比不上2006-2007的波澜壮阔,更比不上2001年的轰轰烈烈,在那个牛市都最后没能赚到钱的人们却依旧沿袭着人性的贪婪。
这个市场中期内一直是资金净流出的市场,上市公司分配的红利永远抵不上募资加上佣金税费的总和,当初入股市的钱是真金白银从银行卡里转入的,它的市场属性注定了最终不会每个人都能几倍于本金转回到银行卡里,甚至是每个人都能拿回本金都是很难实现的。股市创造的财富是市值,但它不会像房子、油画那样,因为这里可能只有1%的人会选择长期持有,也注定了市值巨大的波动性。人们总说:赚到手的钱才能算。我想表达的是赚到卡的钱才能算。
在任何问题上,公众多数都会认为持悲观观点的人比乐观观点的人更有学问。我没什么学问,只是见得几次牛市,但还没忘记熊市的样子。
【三新学堂】温馨提示:
【如果A股股票让你哭了……】
如果您昨天因为A股股票哭了,你一定要知道击鼓传花不仅仅是用在企业发展的股权模式上,也可以用在今天的A股股市上,只不过作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昨天股票让人感觉是我们三新学堂第一次三阶段,有过山车的感觉,上午还在笑下午就想哭,几百支股票下跌有些甚至跌停,炒股玩的就是心跳!!!
如果你因昨天股市不开心,告诉你:
三十九年前的今天,苹果联合创始人韦恩把他那份 10%的股份以八百元卖给了乔布斯。今天这部分股权价值 580 亿美元。
如果还想不开,再告诉你,卖掉股票的韦恩还活着,而拥有巨大财富的乔布斯却走了 。 这就是生活,无所谓输赢,活着就是最大的赢家,而股市本身就是一场赌场的博弈,若真的没有这个心态,以后就到华夏文交所只抄3333开头的股票吧,有液态类生物链投资风险防控增值闭合系统的呵护!
【三新学堂】与您一起,规避投资风险,实现和谐共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