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慢”在中国差不多是个贬义词,几乎可以和“懒”划上等号,而“快”是很多人的追求:
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
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
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
结婚最好选现房现车,
排队最好是插在前面…
其实,在养生方面,我们却可以适当地懒。已经退休的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教授曾说:“人生有一傻,没病吃药最傻,特别是老年人,不要患上慢病后拼命锻炼。40岁前必须锻炼,50岁前适当锻炼,60岁后不锻炼、多保养。”
可见:老年人养生保健,不要太勤快:勤快吃、勤快动,有时候讲究懒艺术、辩证地懒、科学地懒、高水平地懒,从而懒出健康,懒出长寿。
生活偷懒
常伸懒腰,懒出好心脏
别小看了伸懒腰,它的好处甚至可以媲美某些运动。
1
利于全身供氧
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2
让人更清醒
伸懒腰时,上半身活动,能使更多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人感到清醒舒适。所以,经常伸伸懒腰,活动活动四肢有助解乏。
3
促进血液回流心脏
现在的人站着少,坐着多,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肌肉的静脉血管会淤积很多血液。
这时伸个懒腰,会引起大部分肌肉舒张和收缩,很多淤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将肌肉中一些废物带走,还可以消除疲劳。
特别的:对久坐的人而言,站起来伸懒腰放松效果更好。因为坐着伸懒腰,姿势不容易放松,肌肉也紧张。伸展时,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要松弛下来,尽量呼气,这样锻炼的效果会更好。
吃饭偷懒
细嚼慢咽,饭吃七分饱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吃饭也像打仗一样,但狼吞虎咽,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对胃的伤害极大。我们要让胃适当“偷个懒”,吃饭除了要细嚼慢咽,也不能吃太多,尤其是晚饭,吃个七分饱就好。
1
细嚼慢咽吃饭不要赶
二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谢正元介绍,细嚼慢咽有利于对食物进行更好的机械性消化,让食物更温和柔软,进入肠胃之后便于食物与消化液充分的混合,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另外,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对食物中的淀粉成分进行化学性消化,主要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减少胃肠的负担。
2
七分饱,身体好
孔子主张“食勿求饱”“节食安胃”。《养生避忌》:“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所以,吃饭的时候,七分饱的满足感觉是最舒服的。口留余香,再来点饭后甜点水果,既保持身材,又保持健康。
3
选水分大的食物
吃水分大的食物可以让胃里提前感受到“满”,有利于控制食量,预防吃得太多而撑到肠胃。如:喝八宝粥,吃汤面,吃少油的蔬菜,吃水果…都比较容易让七分饱的感觉提前到来。
4
一种食物懒得多吃
食物要多种多样,粗粮,蔬菜,水果,能让人放慢进食速度,也有利于对饱感的感受,从而有利于帮助我们控制食量,避免过量,延长胃部使用寿命。
5
懒得把食物做精细
精白细软、油多膳食纤维少,吃它们更容易导致吃撑,相反,在细粮中加入粗粮一起吃则是不错的选择,肠胃和血管都喜欢。
锻炼偷懒
晨练晚点起,并非越早越好
所谓天气不好,懒得起早。青壮年人健康讲究闻鸡起舞、起早行早,而老年人起早应根据时令、天气而定,不必硬性起早,强制锻炼。
人老了,睡眠少,起得早是大趋势。但是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还是不要清晨晨练比较好。
1
春季晨练时间在太阳升起后
二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曾林祥提示,由于春天晨间气温低,湿度大,雾气重,从室内转室外,温差较大,人易受冷,容易患伤风感冒,或加重“老慢支”、哮喘病、肺心病等。应该在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为宜。
2
夏季不要早于6点
北半球夏天天亮早,但是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这个时候是污染的高峰期。
另外,人们普遍喜欢在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进行晨练,而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植物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此时在树林密集的地方锻炼,其实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
因此夏季晨练的时间不适合早于6点。
3
秋季晨练上午10点最好
入秋后,由于清晨气温较低,人体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很不稳固,所以晨练不适合过早,晨练的最好时间应该是在清晨10点左右,这个时候晨露已经散去,气温也比较温暖。晨练应该选择植物分布比较平均,空气流通、人员较少的地方,而不是树木众多的地方。
4
冬季晨练时间在7点、11点,并喝好水
对于早晨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则可在六七点时进行适度锻炼。
但对于高血压患者则不然,假如高血压人群晨练太早,气温太低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压快速升高,可能激起心绞痛发作。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人强建议,高血压患者晨练最佳在上午10点之后开始,晨练之前应先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此外,喝温水,还能防止晨练导致的心绞痛。
心里偷懒
懒得心急
许多人都是急性子,不管做什么都心急火燎,急着完成工作,排队买菜也风风火火,有时不光遇事急,还易动肝火,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还会诱发急件致命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心里懒,就是要懒得心急。
不过,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偷懒,例如作息时间应该规律,生病了自己调理不好,不能偷懒,要马上去医院,科学地偷懒,能更长寿。
从实际出发,与居住环境、家庭特点、个性特征紧密结合来确定懒、实施懒,灵活应用,才懒出水平,懒出健康长寿!转给更多的“懒人”看吧~
专家名片Expert
杨人强二附院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血小板激活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等。坐诊:周一全天
曾林祥二附院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擅长经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如气道内支架置入、经支气管镜氩气、冷冻、球囊扩张术治疗各种气道良恶性疾病。坐诊:周二下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谢正元二附院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擅长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尤其擅长于肝硬化的介入治疗。坐诊:周四下午
编辑:杨君琴 综合:国医大师健康
相关链接:
为什么医生患癌后,治愈率比普通人高?只因为多做了这3件事!
睡眠影响寿命!睡前一个动作,排出体内毒素!睡不好的人一定要看!
柠檬水10大神奇功效!这才是柠檬的正确泡法,泡错了喝再多也没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