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懒人绿植瓶子_绿植瓶手工

中国财富网 2024-06-09 09:36 花卉 16 0

  你有没有对追着你絮叨的孩子不耐烦过?有没有因为孩子的好奇心过重而苦恼?

  

  Go姐最近正在接受这重考验。女儿两岁半刚过,已经成为一枚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并且问的问题经常并不喜人,可以说99%都让人无言以对。

  比如,热衷过家家的她最近热爱给咪露娃娃喂奶,但是她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用娃娃专属小奶瓶喂过奶之后,不用打开,倒过来还会有奶出现。

  这似乎与她以往喝水喝奶的经验有着太大不同,这个好奇宝宝每次都会拿着奶瓶跟我说“打开,打开”,但是碍于孩子有限的物理知识,这个水往低处流和空间的原理很难和两岁的孩子解释清楚,当然糟糕的是我也没发现这个奶瓶有可以打开的设计。

  

  如何给出答案呢?

  当我还在思索怎么解释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她开始不用吸管喝盒装牛奶了,而是用吸管插进去一个洞,然后从洞里往外倒在嘴里喝。

  明白了,她在自己寻找答案,研究咪露娃娃怎么喝奶!

  这个现象,让我想起来她刚从奶瓶进化到吸管杯的时候,喝到最后水很少,喝不到水,她就把杯子举过头顶来尝试。

  这些过程都说明,孩子们是通过不断地尝试来解答自己的好奇心,从而了解和认识世界。

  其实,在人类的科学研究中,有两个有趣的概念来描述这样的行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合称为智力的两大基本要素。

  晶体智力:记录信息的能力,它能使脑内的各种记忆系统合力创造出结构丰富的数据库

  流体智力:让数据库内的信息适用于特定情景的能力,这既需要我们进行即兴发挥,既要回忆数据库里的信息,又要对其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环境。这种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被称作“流体智力”。

  而从进化的角度看,正是流体智力赋予了人类祖先更好的适应行为:迅速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及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更好的运用这些经验。

  如果你稍稍留意下身边的孩子,那些大一点的,比如即将上小学的娃们,大多已经不大问为什么了,因为他们只需要记住正确答案就能赢得表扬,追究过程和原理所显露出的无知有可能让他们显得不够聪明。

  想想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很小很小的时候问父母什么我妈都会耐心解答,稍微大一点之后就开始遭遇大人的不耐烦。语言上的交流都还算好的,行为上的探索被打击得更甚。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趁家长不在,我也不知道是脑子抽了哪根筋,把闹钟给拆了,拆得特别彻底,每个零件都分开了,大人根本无法重新安装回去,于是我被教育”以后不许再拆东西”,这件事还让我发现家长对一贯乖巧的我“感到失望”,大了大了怎么还开始调皮捣蛋了。

  从学校进入社会,再也没有父母亲友的包容,残留的一星半点的好奇心最终被世俗磨光,再也不敢有一丝半点的逾矩。

  很遗憾,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就是这个轨迹。父母努力的开发着孩子们的各种智力,却在这个过程中耗光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可以赢得考试,却输了人生。

  人类智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是我们忘记了,”探索“才是一切的原动力。无论是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人类祖先,还是如今经历竞争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的你我,乐于探索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生存策略。

  2009年,《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奖励了两位商学院的学者,他们花了6年时间,对3000多为富有革新精神的执行官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创新者有很多共同的特质,其中三个是:

  有创造性的进行联想;

  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不这样?”;

  永不停息的改善和实验。

  这三个特质,都是我们身边孩童身上最容易看到的,那就是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身为父母,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在提高他们的智力。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而世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在孩子与世界彼此熟悉和了解的过程中,如何让他们彼此认识,互相吸引,真的是一门考验家长的学问。

  鉴于我家小朋友现在对于液体的变化开始着迷,水又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一个物质,夏日来临,Go姐和你分享与水有关的三个小实验,这些过程看似似成相识,但是结果却又不一样的惊喜呢~

READY?

走着~

  一、会长个儿的冰块--水变冰

  

  想知道视频中的情景是怎样发生的吗?

  还记得迪斯尼的电影《冰雪奇缘》中的冰冻城堡的镜头吗?

懒人绿植瓶子_绿植瓶手工--第1张

  这个过程还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现在就一一解密~

  实验道具

  1 冰块

  2 密封的矿泉水,如果喜欢有颜色的也可以加入色素,但是要密封好。

  

  3 一个塑料透明杯或者其他容器,根据冰块和水量决定。

  实验步骤

  1 把水放入冰箱,冷冻时间在2小时45分钟左右。不过需要根据每家冰箱温度的变化而定。

  

  如果像下图这样,出现冰块就是冻过了。因此要选择还未成冰的状态。

  

  2 取出之后不要摇晃也不要敲击否则很有可能你的水就变成冰块了。

  3 到上一桶冰块,然后缓慢的用冷冻过的矿泉水缓慢的倒在冰块上,就可以看到冰块在慢慢变大。

  实验小原理

  这个实验原理是温差产生的热传递,而热传递的结果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温度肯定会介于水和冰之间。临界状态的水是0°左右,而冰的温度是低于0°的,所以冰块吸收的这些热就可以把部分0度的水变成冰,因为0度是临界状态,即使是一点点的热被吸收都会结冰.所以,肯定是冰的数量增多。

  这个原理可能给学前的孩子解释起来有些困难,话说对于学文科的妈妈理解也是有点难度的。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实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发现世界的奥妙。尤其是对于看过《冰雪奇缘》的孩子们来说,这个实验现象竟然和剧中有如此大的相似,也算是给孩子们埋下一个神奇的种子,等待日后谜底真正揭开时恍然大悟的那一刻吧~

  二、植物中的水--流动的水

  这个实验估计很多人在年幼的时候都做过,Go姐姑且称它为懒人实验。因为准备起来实在是太简单了,剩下的功课就交给孩子们来做了就好。

  

  可以准备两片叶子作为对比,增加实验的效果。

  

  三天之后,叶子开始发生了变化。

  

  对于一些有语言描述能力的孩子,可以记录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让父母帮助孩子完成。

  其实大部分人的实验基本就此结束了,发现水分流动的秘密。

  然而,Go姐还是要多给你一点新意。

  比如,做一个标本~

  

  还可以演变成一次艺术创作

  

  如果装裱起来集结成册,还可以挂在家里的,这个小成果,可以更好地鼓励孩子去探索。

  各种玩法,还是蛮考验你的~

  

  三、水油混合科学实验

  ——水跑到油里面,怎么做到的?

  实验道具

  

  1 俩个塑料瓶,一个用来装半瓶食用油,一个装半瓶水

  2 食用色素

  3 糖果色素(制作甜品的着色剂,溶于油类)

  4 搅拌棍

  5 五彩缤纷的防水小玩具,密度不同,比如小块的塑料玩具,玻璃珠等等。

  实验步骤

  1 首先给装水的瓶子滴入几滴食用色素,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练习,这也是很好的锻炼宝宝控制能力的方法。

  

  2 让宝宝晃动瓶子,可以来观察瓶中的变化

  

  3 用搅拌棍糖果色素放入油瓶搅拌。

  可以观察到色素在油中的扩散与水中是不同的。

  

  观察不同的扩散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

  4 接下来就可以把混合好色素的油瓶倒入水瓶当中了。

  

  两个颜色混合,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5 邀请宝宝把之前准备的各种小玩具投入到水中。

  

  观察不同的玩具融入水中的状态,尤其是那些停留水和油之间的边间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6 让这些玩具块沉入水中

  

  鼓励我们的小科学家晃动瓶子,观察颜色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的。

  

  也要鼓励宝宝尝试更多颜色的可能,当然也有可能小宝宝们的探索精神已经被你激发出来咯~

  

  实验原理

  除了密度不同,浮力不同之外,糖果着色剂里会含有乳化剂,而所有乳化剂的分子中均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个功能基团,亲水基能吸引水层,亲油基能包围油层。也就是说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所以晃动之后油和水看起来就是混合在一起。

  上面三个小实验,其实都不曾设定标准答案,每一次尝试,都是开放式的结果。

  我们孩子会和这个世界越来越熟悉,但是我更期待他们在互相熟悉的过程中,保持那么一丢丢的好奇和意外的惊喜~甚至我也存在着一点私心和偏见,也许这些简单的知识在孩子上学之后都会接触到,我们大可不必如此费尽周章的尝试,但是应试教育下,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一个老师都能用启发而充满乐趣的形式告诉孩子,所以,我更愿意期待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是与众不同的经验。

  因为我更愿意相信生活中每一个神奇的时刻都足以让幼小的心灵萌发探索未知的动力。这种能力,无论面对十余年的辛苦读书生涯还是几十年漫长的人生之路,都弥足珍贵。

  所以,现在开始,不要吝啬时间和精力,陪孩子一起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