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杨建新:男,1969年出生,山西人。1998年创建山西百圆,2003年创建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百缘物流,曾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青年创业奖等荣誉称号,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中青企协常务理事、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山西省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太原市人大代表等职务。2015年入列胡润排行榜山西首富。
2015年胡润排行榜日前出炉,今年的山西首富,不再是煤老板或能源企业老板,而是一个靠裤装零售发家的年轻人——裤装零售商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新、樊梅花,他们以70亿元稳居榜首,远远超出山西第二富豪、身价48亿元de 沁和能源的吕中楼。百圆百元裤业,何以从卖一百元的裤子雄起,创造山西新首富的神话的呢?
失败:从建筑工人到求职不得
16岁初中毕业后,无所事事的杨建新先当了一名建筑工人。这是一份十分辛苦却看不到未来的行业,干了一年后,杨建新毅然选择了辞职,开始想着自己鼓捣点什么。
之后,杨建新拿着父母仅有的2万元钱,投资开了个杂货店。杂货店和当时的饭店一样,是个看起来谁都能经营赚钱的行当,但杨建新的生意却十分惨淡,以至于他后来回忆起来满是苦涩:特别想哭的时候,就是摆烟酒商店的时候。一早上卖了一个泡泡糖,一个泡泡糖挣2分钱。那时候,你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光是觉得生意差,回去怎么交代了。 杂货店挣扎了两年后,还是倒闭了。
干砸了店铺,杨建新无颜见爹娘,于是又跟着别人摆菜摊儿、卖水果,觉得什么买卖赚钱他就尝试卖什么。遗憾的是,别人能赚钱不等于他也能赚钱,杨建新摆了一大圈的摊儿,最后还是以赔钱告终。
一晃,杨建新20岁了,多次想着从小本生意创业起家的他总是以赔钱告终。他开始想着找份工作干,于是开始四处求职。
摸索:服装行业
经历了连续6个月的求职失败后,一无所有的杨建新还是选择了晨风暮雨,朝不保夕的“摆地摊”生计:他靠借来的500元钱和一张折叠床、一条绳子,在太原一处热闹的街市卖起了裤子和袜子。
也许是多年屡屡失败的“学费”积累,也许是揣摩出了一点辛苦挣钱的经商之道,在衣服零售行业,杨建新开始摸索到了门道,赚了些小钱。一年后,杨建新告别了风吹日晒的路摊,搬进了当时中国北方最为火爆的服装批零集散地--太原服装城。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跨越,这个跨越,是杨建新创业路上的一个华丽晋级。
不过,服装城搞批发的时候,那生意是很艰难的。一开始,他14天没有卖出去一件衣服,没有一分钱收入。用太原人的话说,就是推了14天的“光头”。
这就要想办法!从这个时候开始,杨建新开始在销售的同时,动脑筋思索怎么做才能更赚钱。
当时服装城的裤子都是从广东发回来的,裤子都是很皱的,消费者大多回去以后不愿意自己烫。杨建新便自己回去把线头剪了,烫好,再批发。这样生意自然就比别人好。
在思考后销售,销售中思考。不到半年时间,杨建新就成为太原服装城里生意最好的批发商,而他获利的法宝竟然是只批发给一家客户,让其独享无人分争的一块大蛋糕,客户铁了心地从他手里接货,这种较早互惠互利的独家代理模式,为杨建新赢得了创业之初最踏实的滚滚财源。
杨建新说:“你一定要保证批发者的利润,你给第一家的时候,第一家创出市场;你给第二家的时候,意味着他俩会打架。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就是你自己在打架,说明你的市场功能在下降。”
杨建新独有的经营模式引来了众多批发商的竞相效仿,潜在的危机感,让他开始有了把“做别人的生意”变成“自己做的生意”的想法。
一个初春的早晨,踌躇满志的杨建新在一家门庭若市的“10元店”前停了下来,看着店里琳琅满目同价、不同货的商品,又看着熙来攘往,买卖两家都兴高采烈的场面,杨建新苦思冥想多日的难题,瞬间有了答案。
起步:山西百圆裤业挂牌成立
1995年元旦,太原市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解放大楼内,一条3米多长的大裤子吸引了购买年货的男女老少。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杨建新“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百圆裤业的商业模式并不特别,说起来,百圆裤业的独门武器也就是“三板斧”:百元定价、连锁经营、免费熨烫缭边。尽管现在模仿这种做法的人数不胜数,可市场竞争不是商业模式的战争,而是一场系统战,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实力和能力。成就百圆裤业的绝不仅仅是“三板斧”,还在于它颠覆了既定的游戏规则,用最朴实的价值观创造了一个共赢的商业奇景。
杨建新这家以裤装为主营商品的店铺里,不同款式的裤子都定价为100元,是当时市场上同样面料裤子价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而更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是“无障碍退换货,终身免费熨烫、裁裤边”的服务承诺。如此为顾客着想,让百圆裤业从创业之初就百事圆满,口碑独树,名声在外。
杨建新说:缭边它是有它的成本的,这个不多,但是你给他(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性跟便捷性。而且我们刚开始做商场专柜,老(总是)需要顾客对我们的认知,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要比那10块钱远远大于那10块钱。
1995年夏天,当人们收到杨建新赠送的玫瑰时,他们预感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的生意会越做越旺。因为,这个出身贫寒的年轻人并没有像普通的店主一样,摇着蒲扇,苦等客人上门,而是想尽办法打动每一位顾客的心。这些创意十足、心思精巧的营销做法,让百圆裤业的生意一飞冲天,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今天,杨建新认为这种生意模式仍具有竞争力,因为它直观地表达了“物美价廉”的理念,打消了顾客对商家的天生不信赖感,购物成为了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体验。
创新:特许连锁经营模式
也就是在北京的一次观摩学习中,杨建新喜出望外地发现,自己一直摸索的经营办法竟然是在国外风靡一时的“特许连锁经营模式”。于是,在1998年底,杨建新毫不迟疑地把这种现代经营模式正式导入百圆裤业,连锁店从山西开到了省外,百圆裤业发展迅猛,魅力四射。2007年,杨建新突破固有的“一裤百元”概念,适应多层次需求,又推出了百圆裤业的高档系列产品“天帛百圆”。
位于太原CBD区的建设南路,矗立着一栋16层的崭新办公楼,楼顶上,盛饰集团的红色标识格外显眼。这里曾是太原饮料厂的旧地,后被杨建新买下建成一栋气派的办公楼,而原来的饮料厂车间被改造成一个巨大的仓库。“卖裤子卖出了一栋办公楼”,杨建新的故事在太原广为流传,尽管每年他都能卖掉数亿元的裤子,但他并不打算建立自己的服装工厂。 百圆裤业的“生产车间”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供应商里。带领加盟商参观气势恢弘的工厂,有时是增强加盟商信心的最好背书。杨建新选择无工厂模式最初多少有点无奈,资金的短缺让他无法挪出钱来开办一家制衣工厂,但现在,无工厂模式反而使他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百圆裤业成为在中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开设1200多家百圆裤业专卖店的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荣获“中国优秀特许品牌”称号。
多年的发展中,杨建新始终与时俱进。2014年,百圆裤业重大资产重组的谜底终于揭开,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收购深圳市环球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环球易购)100%的股份,交易价格10.32亿元。公司同时拟向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借助这笔收购业务,百圆裤业在2015年第一季度实现了5.758亿元(约合9,300万美元)的营收,同比上涨586%;净利润为2,780万元(约合450万美元),同比上涨1,184.7%。
崛起:跻身亿万富豪行列
2015年5月7日,百圆裤业发布公告,公司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将公司中文名称由“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跨境通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范围与英文名称作相应改变。自去年7月首次并购跨境电商环球易购以来,百圆裤业总共收购了三家跨境电商。此次公司名称与主营范围的改变,标志着其跨境电商的发展方向愈发坚定。
2015年5月10日,在深交所上市的裤装零售商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上涨10%,创下历史高位,帮助其董事长杨建新跻身全球亿万富豪行列。现年45岁的杨建新和妻子樊梅花共持有公司40.3%的股份,抵押股份折价后总价值超过65亿元(约合11亿美元)。樊梅花并未在公司内担任职务,她手中的股份价值在去年增长了超过400%。百圆裤业5月10日的收盘价为7.43元。
2015年10月15日,上海胡润研究院发布《2015胡润百富榜》,上榜门槛20亿元,共1877位企业家上榜,达历年之最。山西共有13人上榜,百圆裤业雄踞榜首。
杨建新,这个曾经的建筑工人,在煤炭大省山西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帝国,并一举夺取了被煤老板占据多年的首富宝座。他在山西打造的这个新的神话,也许正是山西近年来转型发展的一个注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