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一个满身绿的球状物成了城市街头的新网红,它叫做Growroom。
没错,这就是宜家新搞出来的一个“球”,拿着这个绿球,宜家再次使出了大招。
这不是什么街头艺术,而是宜家最新的黑科技,号称可以移动的花园,有了它,就如同有了自己的私家庭院。
说起庭院,想必很多人都一样,挤着上下班的地铁,心里向往的是花园点心下午茶,但也只能想想,毕竟谧境难寻,囿于闹市,草木稀疏。
家里拥有一方小院,养花种菜、自给自足,多少人为了这样生活,逃离大城市。
而现在,宜家这个绿球简直是大招,不用逃,也能大隐于市。
这个可拆可组,秒变回家中的移动花园,可不是在阳台上摆几盆绿植那么简单。
球形“花果蔬菜园”,通体木制,层层镂空,每层都能种上绿植蔬果,中空的结构留出足够空间,能坐下来喝茶休息。
原来,这是两位丹麦建筑师Mads-UlrikHusum、Sine Lindholm和宜家合作设计的种植屋。
Mads-UlrikHusum
SineLindholm
作为业内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两人操刀的大平米花园不计其数,有时候也会审美疲劳。
大而美的花园我能设计出来,那么局限空间的情况下,我又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二人开始了移动种植屋的构想。
外观设计成球形,是因为球体有种庇护感,大到地球和宇宙,小到细胞和胚胎的联想。
将球体平行切割,形成了不同层,这样一来,水和阳光都能到达种植的每一株植物。
当人们走进这个种植屋,就好像深入了一个绿肺当中,在这里呼吸片刻,天然的空气净化器有没有!
把这个花园搬回家也不是难事。
高2.8米,直径2.5米,一般家庭的空间,装下这个球绰绰有余。
而身为宜家出品,这个花园自然仅靠螺丝刀和锤子就可组装。
全身只有17张胶合木板,典型的宜家式组装图来了。
安装起来也十分方便,
只需17个步骤。
一会功夫,就能大功告成啦。
这个球形花园,在著名的宜家未来生活实验室里孵化而成,Space10,号称宜家版Google X.
占地1000平米,屋顶插着酷炫的黑旗,这个倡导环保低耗生活概念的地方,产出了很多脑洞大开的玩意儿。
诸如,热能收集器
这个热能收集餐桌,无论是桌上的一杯热咖啡,还是餐桌的热菜,这桌子都能把能量收集起来,然后为智能手机充电。
不让坐的座椅
每天坐超过6小时,死亡率上升40%。
为了提醒你多运动,这把椅子会通过智能检测,当你运动量过低时,会弹起把你“扔”下去。
这把智能座椅和智能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相连接,以此来跟踪你每天坐着的时间。
人工合成肉丸
这种替代膳食的人工肉丸,色彩丰富如糖球,据说吃一颗顶一天的营养哦。
不过,有可能会失去咀嚼食物的乐趣,但是很多吃货还是要考虑试试看。
省水花洒
为了提醒你节约用水,这个花洒可以实时监测水流,当按钮呈现亮红色时,就表示已超过了计划内的用水量,感觉很适合妈妈们哦。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实验室,以各种鬼点子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状态,也把自然重新带回了城市。
在这个球形种植屋里,主妇可以搞起家庭小农业,瓜果蔬菜都能种一种,种植技术熟练了,还去什么菜市场啊!
喜欢园艺、花卉,也能在这个球里大展拳脚,和它比起来,花瓶花盆都成了小打小闹。
本来老老实实待在脚下的土地,被360度卷成了球,搬进了家,从此,花园和菜地,也能变成家里的家具。
当然,除了实用性,种植球的颜值也很高,如果你不想种菜了,把泥土撤走,摆上书,在里面喝茶看报,花园甚至能秒变书房。
从用手机电能发热煮火锅,以呼吁人们放下手机,融入家庭交流;
到把攀岩融入家居设计,提醒大家不要做宅男宅女,要多运动保持健康;
再到现在,设计球形种植屋,让城市自给自足成为可能,宜家的每一次头脑风暴,都充满人性化的温暖。
比起传统农业用地模式,这样的种植屋,能节省95%的土地使用,虽不能大面积投放,但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
有人想要个大花园,于是拼命挣钱买带院子的大房子,而有的人,用想象力告诉你,小家也能装得下一片菜地。
决定做法的,永远都是想法。
主编:ALEX魏一鸣(33538185)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