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路下跌,接连跌破6.70、6.80、6.90等专家口中“牢不可破”的关口,全年一共贬值了6.83%;然而,当大多数专家都悲观地认为“人民币破7”已毫无悬念时,人民币汇率又相当争气地开始反弹,并在整个2017年升值了5.8%。新年伊始,人民币汇率再次大涨1000点,有专家又开始呼吁人民币贬值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民币暴涨1000点,去年换美元的人都哭了!
新年后的第二个交易日(1月3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4920元,正式突破了6.50关口。从人民币近期的走势来看,这轮涨势始于2017年12月中旬,至今涨幅已超1000个基点,创下了一年半新高。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却在2017年暴跌9%左右,不但在主要货币中排名垫底,还创下了十几年来最糟糕的年度表现。
美元和人民币汇率的此消彼长,对普通人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2016年底,国内曾掀起一场换汇风潮,许多人跟风兑换了大量美元,但是如今这些人可能要哭出来了:当时换5万美元大约需要人民币35万元,到今天这五万美元差不多只值32.5万元,如果再算上国内4%的理财收益,损失可能接近4万元!更惨的是那些以各种“手段”换汇(每人每年有5万美元换汇上限),然后在美国疯狂买房的土豪们,他们损失要大得多!
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购买进口汽车、奢侈品、外国奶粉等商品更便宜了;春节假期去国外旅游的成本也更低了;外国资金还可能流入中国的股市和债市,推高资产价格......
人民日报旗下的《证券时报》也在头版发文称,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不仅刺激了外汇市场的投机交易(美国的对冲基金都在做空美元、做多人民币),还打击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人民日报呼吁人民币适当贬值,美国的“阴谋”被拆穿?
对中国这样的出口大国来说,人民币汇率越高,中国商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就越弱;反之,中国商品的竞争力越强。而且,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于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毛利率较低,对汇率尤为敏感,人民币兑美元一年升值6%,这些外贸企业就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如果不涨价就赚不到钱,公司可能要亏损甚至破产;而一旦提价,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等国的产品就更具价格优势了,中国商品可能会失去全球市场。
事实上,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试图通过货币的主动贬值,来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其中,日本是玩弄“汇率”的高手,“安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让日元主动贬值(已从1美元兑85.36日元贬值至如今的113.28)。美国也一直在抱怨中国在贸易上赚了美国太多钱(2016年中美贸易顺差达3470亿美元),特朗普巴不得人民币能够大幅升值呢。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作为一个净债权国家,人民币过度升值会损害了中国债权人的利益,反而让债务人得到好处。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额达1.189万亿美元,去年美元贬值了9%,那么美国相当于“变魔术般”地赖掉了中国上千亿美元的债务,这或许是特朗普最喜欢看到的了。因此,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升值过度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