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后,“消费升级”这一概念变得异常火爆,很多创业者纷纷摩拳擦掌,认为是时候大干一场,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的金牌顾问达晨创投投资副总裁李杨发表了他的看法。并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些宝贵建议。
(达晨创投投资副总裁李杨已入驻金牌顾问平台,如想直接面谈,请下载金牌顾问APP)
一、消费升级已被炒得热火朝天
不久前有著名投资机构的报告称,消费升级是2016年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2010~2015年,该数据已攀升至41%。为此,阿里研究院还发布了一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并达到48%。正是有了这一系列漂亮的数据以及众多投资机构的纷纷应和,我们看到了“消费升级”的概念被炒得热火朝天,资本和创业力量更大规模涌入新消费领域,消费升级创投局面纷纷涌现。
二、2016真的是消费升级元年吗?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从今年开始,“消费升级”的概念会突然火爆,吸引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开始这个方向的创业呢?实际原因是,在 2016年这样一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不比往年的境况下,各家投资机构不太清楚该投什么的无意识说辞,但同时又为了给创业者们一个方向的指导。而且在个人看来,也存在这样一个原因,就是投资机构为了造风,为了体现预见性和专业度,才有的说辞。比如去年的B2B,去年年底的亚文化,其实在每个阶段,融资机构都希望树立起一些典型的融资案例来指导大家。
三、不要被投资机构的投资概念驱动
曾经的O2O、陌生人社交、社区电商、二次元等非主流文化,到现阶段的消费升级、网红等。层出不穷的投资热点,很容易让一些创业者为了迎合这些概念,不明确自己的定位,盲目追随资本。创业者要看清它是真实的市场需求还是被炒起来的概念,资本自身是逐利的,如果资本原本就已经有投入,他们当然希望能继续维持高估值,以便下一轮能够获得高的估值,让他人接盘。因此就会借助媒体去将一些市场的需求去放大,将概念炒热。所以概念每年都会有变化,没有太大的价值去追逐。
四、回归经济学本质——消费的收入分配基础
看看现实,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一个具体数据,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同比名义增长8.9%,实际上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4%。消费者的收入一直是在稳步增长,并没有迎来一个大的爆发。
诚然,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出现了爆发性的变化,比如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资本和媒体的热捧,IOS、安卓程序员的价格水涨船高。但大部分人的收入增长,也许还没到我们想象的那个程度。因此,大众消费也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不存在所谓的爆发。
消费决策是在消费者刚性支出后剩余能力的再分配,先解决基本问题,再想着锦上添花。收入从8000增长到1万的过程中,大多数人最先改善的领域还是衣食住行,之后才是其他领域。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必须要看清这些客观情况,思考清楚你的创业时点有没有真正到来。千万不要错误地扎进了人为制造的风口,事业没飞起来,人却摔得很惨!
金牌顾问已成立金融与投资答疑微信社群,在金融与投资方面有任何问题的朋友可添加管理员微信(18797778979)申请入群,除请大咖专题解答大家问题外,更有机会与金融与投资大咖面对面交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