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冥界)的接引之花。 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 它盛开在阴历七月(秋彼岸期间),是上坟的日子,花语是“悲伤的回忆”。彼岸花开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冥界)的接引之花。
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
它盛开在阴历七月(秋彼岸期间),是上坟的日子,花语是“悲伤的回忆”。彼岸花开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吧。
彼岸花,花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
花,开到荼糜花事了,才会长出叶子,虽修得同根,终其一生,花与叶永无缘相见。故得名彼岸花。
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花与草的相隔,是前世今生的阻隔,是彼岸与此岸的阻隔。
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
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彼岸花谢,此岸叶生,相聚一梦中……
【彼岸花的生物学资料】
红花石蒜(彼岸花)
学名:Lycoris radiata (L'Her.)Herb.
英名:Stonegarlic
别名:龙爪花、老鸦蒜、石蒜、彼岸花、曼珠沙华
科属: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石蒜属
花期:8月底
分布:原产我国,华东以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以至西南各省区。
习性:耐寒性强,喜半阴,也耐暴晒,喜湿润,也耐干旱。各类土壤均能生长,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冬季叶丛青翠,生机勃勃。
形态特征:磷茎宽椭圆形至近球形,径2—4厘米。叶深绿色,中间有粉绿色带,线形,长20—30厘米,宽0.5—0.7厘米,钝头,花茎枯萎后即抽出。花茎高30—60厘米;花序常有5—7花;花红色,长约4厘米;花被管短,长0.5—0.7厘米,裂片狭倒披针形,宽约5毫米,边缘皱缩,广展而反卷;雌、雄蕊伸出花被外很长。
繁殖:分球繁殖为主,春季叶刚枯萎后或秋季花后将鳞茎挖起分栽。栽植后隔3-4年后再行分球。自然结实率不高,种子成熟度差,播种繁殖,发芽不整齐。实生苗需5-6年才能开花。
栽培: 抗逆性强,管理简便,栽植深度8-10厘米为好。夏季花前如土壤过干时,则要充分浇水,以利花茎出土。8月抽出花茎前施肥1次,秋季幼叶萌发出土后再施肥1次,叶丛萌发青翠整齐。
病虫害:主要发生炭疽病危害,每隔半月喷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应用:红花石蒜夏季秋红花怒放,十分艳丽,布置于草地、林下或配植于多年生混合花境中,均可构成初秋佳景。既是冬季理想的绿色地被植物,也是极好的盆花和切花材料。鳞茎有祛痰、催吐作用,并能解毒、消肿、止痛、利尿,但毒性大,用时应注意;作土农药,能杀棉蚜虫、灭蝇蛆及钉螺;鳞茎含淀粉,因有毒,主要作浆糊,用于浆纱、造纸的糊料及刷墙壁的涂料,并可制酒精及提取植物胶代阿拉伯胶。 鳞茎中含有石蒜碱、加兰他敏、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