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短剧 > 正文

短剧我重生了十万次免费在线观看_我重生了10亿世

中国财富网 2024-06-09 02:59 短剧 30 0

  7月12日中午,在北京中关村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放着三组长2.1米、宽1.2米,形状类似“太空舱”的床铺,一共6张铺位,可供用户有偿使用。正值午休时间,这里很快满“舱”。

  舱内有电扇、阅读灯、充电插座等设施,并可以免费领取一次性睡具,包括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和太空毯,甚至还有专门的耳塞。在休息结束后,消费者需扫码结束计费,并将已用的一次性物品投入回收桶内。

▲网友po的“太空舱”

  像这样的“太空舱”,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已经逐渐铺开。然而当我等普罗大众还带着跃跃欲试的心理纠结要不要去睡睡看、要以什么角度自拍发圈更体现逼格时,共享床铺已被监管部门相继叫停,问题出在绕过了酒店住宿身份登记管理,明显不合法。

▲日本胶囊旅馆

  项目创始人代建功向《錄音筆》证实,目前北京上海成都三地的体验店都暂停营业,而他也表示,创造“共享床铺”的初衷是“看员工工作太辛苦”,代建功表示:“其实这个是‘共享自助休息舱’,我们主要作为租赁设备放置在办公楼的闲置空间里面,满足办公室里面员工午休的需求。不是24小时营业,这个跟住宿床铺有本质的区别。

▲这个代建功Boss也蛮好玩

短剧我重生了十万次免费在线观看_我重生了10亿世--第1张

  从共享床铺概念上来说,肯定是要符合酒店的企业监管要求。共享休息舱其实跟共享按摩椅这种很像。外界对我们的概念上有一定的误解,导致我们的服务监管的方式就有不同。”以此为出发点,它是一个切合一定市场需求的创新,即便被人指是“胶囊旅馆”的升级版,但依旧有很多可取之处。

▲商场里的共享按摩椅

  如今在机场、购物中心、影院等场所,共享按摩椅已不算少见。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迷你KTV等设备类似,共享按摩椅是一种分时租赁生意,建立在移动支付普及、人力成本上升、线上流量吃紧的大前提下。共享按摩椅之所以会流行,并且能较快速地铺开,可以从四个逻辑层面去理解:

  首先,从投币式变成扫码,共享按摩椅的流行和所有无人设备一样,都建立在移动支付普及的大前提下。正因为有了移动支付和物联网云端系统,共享按摩椅商家能突破人力的限制,进行大批量运营管理。

  其次,共享按摩椅在无人设备中具有其特殊性。除了占用空间小、能消磨碎片化时间等无人设备的共通点之外,由于本身是椅子,共享按摩椅能出入酒店、电影放映厅内等其他设备无法进入的场景。

  第三,共享按摩椅符合大众消费趋势。不爱唱歌的人不会去迷你KTV,不爱电玩的人不会去玩抓娃娃机,但肩颈酸痛是现代人的通病。据统计,因压力和过劳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高达70%,大众对按摩的需求显然不是伪需求。

  最后,共享按摩椅是所有无人设备里最符合消费升级的。贩售机提供的只是方便,而共享按摩椅最大程度降低了大众消费门槛,重构按摩的消费模式。按摩椅原本是家用设备,在日本家庭普及率达到20%。但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不会购买。而在共享按摩椅上,10元不到就能使用一次。

  对比SPA馆的按摩服务也是类似,享受一次人工按摩需要200元左右,在共享按摩椅上按摩20分钟只需15元左右。也就是说,共享按摩椅最符合典型的消费升级和重构的逻辑——砍掉门店、人工等非必要环节,以一个便宜的价格,把中档服务提供给大众,让原本消费不起按摩椅、线下按摩的人也能使用。

  这个领域从一开始就有不少大企业入场。比如摩摩哒就是母公司荣泰健康在去年打造的新品牌。荣泰健康本身是国内按摩器具龙头企业,2016年按摩椅销售额11.67亿元,同比增长36.3%。据了解,2016年铺设的1万台共享按摩椅已实现盈利。

  根据美团点评研究院上个月发布的《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目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收录商户数量超过50万家。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2015年公布的中国城市常住居民人数7.7亿来计算,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在这些商户中,足疗按摩商户达到44.2%,人均消费125.4元。

  和十几种颜色的共享单车、百团大战的共享充电宝不同,共享按摩椅的主要玩家不分散,从一开始就有大企业入场,且机器铺设速度较快。这个领域在一开始就显现出资金、研发技术、运营能力的门槛和规模效应。

  共享,无疑赢得了这个时代的美名。一位学者曾写下这样的点睛之笔:“分享原来属于道德情操的范围。不过现在人们搞分享经济,明明是冲着致富去的。道德情操和国民财富这两件事,单独来看都不奇怪。怪就怪在,分享经济要求通过道德情操,去实现国民财富。”

  国外的Airbnb实现了房屋分享,让闲置资源流动起来,走入中国;国内的共享单车,切切实实提高了单车周转率,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成功走向世界。

  共享经济被作为趋势受热捧,离不开这样一种假设:人们对于物品越来越没有占有欲,而只要使用权。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使用比拥有更重要,分享比使用更重要。这样的判断靠不靠谱另说,但至少是对未来社会气质的一种猜测。

  P.S.资料来源:36氪、人民日报、大公网,欢迎转发,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