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朋友对财哥(ID:icaifu2017)吐露心扉,发现自己辛苦工作3年多,银行卡还是空空如也。
最初,夜深人静,孤枕难眠的时候他会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毕业到现在,我挣了多少钱,有多少存款?”
刚开始这么问自己时,主要是为了给自己鼓劲,后来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比如房租太贵、物价太高,后来干脆不再想了,因为,银行卡无情地告诉他:不要再自寻苦恼了。
难道只有他一个人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事实上,也有不少同道中人嘛,比如下面这位:
当然,也有很多励志故事,比如财哥一位朋友四年存款十五万:
12年实习,13年正式毕业,至今毕业四年了,刚毕业时一个月1100块钱工资,房租每个月一二百,除去吃喝穿,根本存不下来钱,年底手里总共就一两千块,过个年也没啥钱了。
后来工资涨了一点,每个月两千多了,仍旧存不下来钱,每个月捉襟见肘,再后来过了半年多,14年的时候每个月工资3000,管吃管住,除去平时的花销,到年底大概有不到两万的存款。
15年工资仍旧3000,吃住不花钱,又找了份兼职,兼职每个月大概挣两三千,除去花销,到年底存款六万多
16年开始理财投资,工资不变,兼职每个月2000-3000元居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月5000多,除去消费,年底总共存款15万左右。
17年计划存款达到25万,接下来的目标,好好努力挣钱!
这位朋友生活比较节俭,又做兼职,能存下来15万实属不易,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刚毕业前五年收入都不会太高,除了创业暴富、富二代接班外,通常都是靠基本薪水过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法使财富增值。
一、初入职场必知
刚毕业的人特点很明显,可支配资产少;可支配时间多;人脉不广进而导致信息来源和质量受限;对于理财目的、途径不清楚。
首先明确一点,理财的目的不是财产迅速增值,而是保值的基础上稳定升值。这里,保值是第一位,升值是锦上添花。
如果你在资金量很少,企图通过钱生钱的方式一劳永逸财富自由,那么你一定会陷入概率学意义上赢面低于50%的赌博,黄金、石油、现货期货、美元等,这种高杠杆游戏确实能以小博大,但是倾家荡产比比皆是。
所以很多大佬都说控制风险是理财极为重要的艺术,而在我看来,这就是保值的内涵。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理财界最有名的一本入门书籍,是Robert T.Kiyosaki写的《富爸爸穷爸爸》。这也是财哥在大学毕业以后看的第一本理财类书籍,当年青涩的我如获至宝,觉得看完此书财富金山定在眼前,现在想想真是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简称智障。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里强调的最重要理念就是1.让金钱为人工作,而不是人为金钱工作 2.购买资产而不是负债。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就是通过理财的方式让金钱二十四小时不停生钱,其实存银行获得利息也是其中一种方式,只不过钱的获利效率低了点(笑),起码得跑过通货膨胀吧。
第二点可能稍难理解,举个例子吧,在Robert看来,购买理财产品、房产、股票、提升技能的培训等是投资行为,而购买华丽的衣服、最新款的iPhone、新汽车均是购买负债。
所以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是什么呢?资产就是可以给你带来现金流入的产品,而负债则是导致资金流出的产品。
具体分析一下,购买理财产品、房产、股票,在稳妥的投资下是可以获得现金流入的,提升技能的培训是对人主体的投资,而遵循技多不压身的传统规律,变得优秀是可以带来现金流入的。
另一方面,华丽的衣服、新款iPhone、新汽车不仅存在到手就折旧的风险,而且对这些产品的维护、使用均会产生现金流出。
不过,看待事物也要一分为二,经济学讲究“效益”,引申出了诸如“边际效益”、“效益最大化”等许多概念。值得一提的是,“效益”这个词本身的内涵是丰富而模糊的。
如果购买一台新的iPhone可以为你带来极大的持久的愉悦和工作方便,购买一台汽车可以为你省去大量的通勤时间,你那么这个行为本身的边际效益是很大的,那就果断买。如果购买的物品与节约时间相关性很大的话,私以为也是属于资产,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对于这句话的认可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加深的。
二、投资原则
1.保值(稳妥=总体低风险)
2.确保一定现金流,或者流动性很好的理财产品
3.分散投资
这三个原则非常好理解,在此原则上,财哥试着给出一个比较折中的理财方案。有小伙伴一定会提到广为流传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如下图:
简要的说就是要把资金的10%作为流动现金使用,20%购买保险和突发大额开支,30%购买股票、基金等高风险资产,40%购买低风险资产。
标普配置是投资界的宝典,不过它更加适合资金总量比较稳定的中产阶级,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指导意义并不明显。
三、适合年轻人的资产配置示例
考虑到年轻人资产总量少,急用性资金较多(结婚、买房等),学习能力强等特点,结合现阶段投资市场的特点,推荐以下资产配置,以供参考,以净资产10万为例。
做几点说明:
1.风险高低和流动性好坏是根据个人偏好定义的;
2.资产以10万元为例,投资比例应每3-6个月做一次调整,以动态适应个人状况;
3.此表为推荐资产配置,每个人需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再次警告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四、关于保险
每当我对身边的人提起保险,他们总是一脸怀疑地看着我,眼神里都是“你是不是转行做保险了”……这个现象是有历史原因的,大陆长期以来的保险营销策略导致了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互相不信任,一方面人们不愿意被“忽悠”参保,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于主动投保人也提防“骗保”行为。
在财富积累阶段,最难以承受的就是意外和疾病带来的大量资金消耗,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重大意外和疾病可以瞬间摧毁一个普通家庭的积蓄,甚至背上负债。还记得投资的第一原则吗,保值。
保险就是在我们遭受重大意外等小概率事件时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保证资产价值不过分缩水以小博大的最好投资。大多数人情愿每年为几十万的车买保险,却总是幻想意外与自己无关。
操作起来很简单,选择大陆的知名公司,无非平安、太平洋、人寿等,每年买一份意外险和一份重大疾病险。
小提示:保险越年轻买越实惠。近年来也流行去香港买保险,香港保险性价比高,当然前提是必须亲自去香港签合约。
五、关于P2P
同保险一样,是那些本来就不是真正做P2P的公司破坏了投资环境,真正的P2P产品风险并不大。
什么是P2P呢?根据百度百科,“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通俗点讲,真正的P2P公司,本质上就是一家风险控制公司,利用信用大数据中心和互联网完成借贷人和投资者之间的匹配,通过小额分散降低交易风险。
有哪些P2P公司可靠呢?推荐两类,第一类是行业领头,比如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已经独立上市宜信旗下的宜人贷,还有运营时间较长的人人贷。这类公司技术支持好,收益平稳,兑付历史优,作为理财产品风险很小。
第二类就是资产抵押类P2P,即每一笔借贷都是有资产抵押,如果借贷方不能及时还贷,可以去法院申请拍卖归还投资款及利息。由于有实物抵押,投资风险也很小,比如上海贵丰金融。
六、关于股票
投资基金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投资某几只股票,务必放长线钓大鱼,眼光放长远一点,时间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