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红楼梦赏析】,许你一段刻骨的离合悲欢!
橘三千代(たちばなのみちよ)
也称作県犬養 三千代
あがた(の)いぬかい の みちよ
橘三千代(670~733)是一位具有使自己的孩子飞黄腾达的本事而成为在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母亲。她结过两次婚,与前夫之间有二男一女,与再婚的丈夫之间有一女。她的两个女儿分别为皇后和大臣的正室,两个儿子中一名当了左大臣,一名在朝廷任要职而载入史册。再婚的丈夫原有四个儿子,全都做了朝廷的高官。她死后被授予“从一位”、“正一位”和“大夫人”的称号。这是女性臣民所得到的最高荣誉。理所当然她的子孙里也有当天皇和皇后的。
她儿女们的高升也许有命运女神相助,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才能和努力发挥了作用。
这位铁腕妈妈橘三千代,究竟是怎样一位女性呢?
她本姓县犬养,估计生于670年左右。她原是天武天皇后宫的女官。她与敏达天皇的第四世孙美努王结婚,生下了长子葛城王(后称橘诸兄,当了左大臣)、次男佐为王(橘佐为)和女儿牟漏女王三个孩子。我们只知道她当时在后宫的地位只是个“命妇”。第一个丈夫美努王虽是皇族,却是平庸的人,与世无争。但是她充分地利用了皇族的人际关系。
长子葛城王出生的前一年,天武天皇的皇孙、后成为文武天皇的轻皇子出世。橘三千代做了轻皇子的乳母。这是在持统女皇时代。天武天皇和持统女皇之间所生的独生子草壁皇子在登基前夭折,轻皇子就是这个草壁皇子的独生子,是天皇家族唯一的希望。她能够成为他的乳母,承担扶养重任,这是想不到的绝好机会。但是光有机会而不会开拓自己的命运是不行的,她出色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她是个考虑周全处事细致入微的女性。她全心全意养育皇子,得到了其祖母持统女皇和皇子的母亲、死去的草壁皇子的妻子阿部皇女的高度信任,成为宫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在抚育皇孙期间,她生下了佐为王和牟漏女王,她的繁忙不堪想象,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身兼多职。不仅养育自己的三个孩子,还要完成抚育皇孙的重任,她这种充沛的精力绝非一般人所具有。
697年,轻皇子登基当了天武天皇,做过天皇乳母的三千代的地位随之升高。就在此时前后她有了新的恋人,该人是持统女皇的宠臣、奈良朝的铁腕政治家藤原不比等。他的年龄约40岁左右,与正室之间已有四个儿子,与侧室之间亦有了儿子和女儿。当时他正室去世,是一个自由的独身汉。三千代则因丈夫美努王当了太宰师到九州赴任而独守空房,和独身没区别。他们的恋爱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便顺利进入婚姻生活。当时三千代二十七八岁,已不属于年轻人。在政治舞台上掌握实权的最大的政治家藤原不比等和在后宫掌握实权的三千代的结合,带来了日本历史的剧烈动荡。
他们两人做的第一件事,是让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宫子做刚刚登基不久的天武天皇的妃子。宫子是不比等和叫贺茂比卖的女性之间生的女儿。他们计划是让宫子当皇后,但任凭不比等的势力再雄厚,如果没有三千代在后宫的活动,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宫子的进宫成功了。这样藤原不比等不仅在政界扩大了权利,而且向皇家血统扩展了他的野心。
最终宫子未能被封为皇后,原因是皇后必须是皇族出身的规定,在那个时代臣民的女儿不可能当皇后。但文武天皇终身没有另外娶皇后,应该说他不能娶皇后了,不用说这与不比等和三千代的计策有关系。宫子虽未当皇后,但却确保了第一夫人的地位。这之后,橘三千代和藤原不比等这对巨头夫妻便着手第二个目标——让宫子和文武天皇之间所生的皇子当天皇。
幸运女神似乎十分青睐这个女强人。就在文武天皇和宫子之间生下了皇子即首皇子的同年,藤原不比等和三千代之间生下了个女儿,起名安宿媛。这个女儿就是首皇子即未来的圣武天皇的正宫光明皇后。换句话说,藤原不比等让其女儿生了未来的天皇,又让自己的妻子生下了天皇的正宫。(天啊!大汗!!!!这乱伦乱的!!)这种时机的恰到好处和布置的妥当,除了这一队巨头夫妻先见之明外,还与双方强有力的联合行动有关。这种行动并非夫唱妇随,在某种程度上是三千代起到了主导作用。即位不久的元明女皇,根据三千代多年的忠诚与功劳特赐予她“橘宿祢”的名门姓氏。
三千代继续当首皇子的乳母。她一手承担了未来天皇和皇后的养育重任,她集持统、元明、元正三代女皇的信赖于一身,掌握了后宫的实权。最后在看到圣武天皇即位、光明皇后立后和其他儿子们的成就后,于733年与世长辞。
光明皇后(こうみょうこうごう)
现在的明仁天皇的皇后美智子系民间出身,是一家大公司社长的女儿。近来皇室的两位皇子也从民间娶妻,打破了皇后必须出自皇族的旧习。当年宫内厅发表将民间女性正田美智子作为皇太子妃的决定时,如同晴天霹雳使社会舆论界大为吃惊。
但天皇娶皇族以外的臣民出身的女性为皇后并不是自明仁天皇开始。在日本历史上,最早的民间出身的皇后为光明皇后(701~760年),(橘三千代她女儿)是距现在一千三百多年的事情。在当时,臣庶出身的女性当皇后,绝不只是个舆论如何的问题,它意味着历史变革的大事件。光明皇后产生的背后,有着血腥的阴谋和悲惨的牺牲。729年2月,第44代天武天皇的孙子长屋王,作为立藤原氏出身的女子为皇后的反对派的领袖,受到藤原氏的谋害,全家被逼自杀。同年8月,光明子终于当上皇后。由此,藤原氏在朝廷的势力日益巩固、不可动摇。
江户时代的历史书记载,光明皇后这一称呼的来历是因为她的容貌光彩照人被叫做光明子之故。但正史尚未提到,因此是否真实尚有疑问。
光明子小名曰安宿媛,父亲是朝廷重臣实权者藤原不比等,母亲是抚育天皇的橘三千代,而且光明子和首皇子(圣武天皇)出生于同年。说她此时的命运已经注定也并不过分。她16岁时,作为已即位的圣武天皇的夫人进宫,当然是父亲藤原不比等和母亲三千代积极活动的结果。当时,天皇除皇后以外允许拥有妃子2人,夫人3人,嫔4人。其中皇后和妃子由皇族出,夫人、嫔由臣庶的女儿出。光明子是夫人之一,藤原不比等为了维持和扩大他的势力,必须让光明子生皇子,并且把他立为太子。光明子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接着生下了所期望的皇子。小皇子出生2个月后就匆匆举行立皇太子仪式。但孩子还不到一周岁即病死。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位夫人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叫安积王的皇子健康成长。如果这样下去这位皇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大,藤原氏一家焦虑万分。藤原不比等又生一计,他为了保住他在朝廷的位置,决定把光明子立为皇后。但是如果不除掉他在朝廷中的最大的政敌、反对光明子立为皇后的长屋王,藤原不比等的野心就无法实现。于是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铲除了长屋王。这样,在日本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臣庶出身的皇后。
光明皇后在第45代圣武天皇在位的24年中,辅佐精神和身体都虚弱的丈夫,实质上在担当朝政,例如著名的东大寺大佛建造事业,在表面上是圣武天皇的意图,实质上光明皇后的意志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建造奈良大佛的是光明皇后。
根据文献记载,743年(天平十五年)圣武天皇就根据《华严经》的教理,颁布了建造毘卢舍那大佛的诏书,但实际动工是4年之后。当时国内天灾不断,人们深受贫病饥饿之苦。接踵而来的是恶性传染病天花蔓延全国,使很多人丧生。
朝廷重臣、光明皇后的哥哥藤原四兄弟陆续染上天花而丧命。不幸还在继续,病死的哥哥留下的儿子藤原广嗣在九州叛变,爆发内乱。平时身心就十分脆弱的天皇,由于灾荒、瘟疫、内乱等灾祸,神经越发衰弱,遂得重病。建造大佛的动工就在这一时期。大佛建造规划的最高指挥者不是别人正是光明皇后。
要建造一座大佛就要有能安置它的大殿。能够安置高14.7米的庞大佛像的大殿必须是超过佛像本身的相当大的巨大建筑物。根据文献记载,大佛殿的规模是高86米、宽50米。大佛于747年动工,经过两年施工,于749年竣工,752年(天平胜宝四年)举行了大佛开光仪式。大佛用铜20万公斤,贴金用的金约58公斤,使用民工共二百数十万人。大佛殿于749年(天平胜宝元年)动工,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竣工,为建造大佛殿动用匠人有5.16万人,民工6.5万人。
建造巨大的金铜佛像和宏大木结构建筑物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在当时还是第一次,遇到的困难无法想象。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像现在发达,技术方面的困难无法估计,所需费用可以说是天文数字。身为女性的光明皇后勇敢地向这种空前的国家大事业挑战,并成功地实现了计划。
光明皇后的事迹不仅仅是建造大佛。皇后在自己的宫殿的一角建了“施药院”,给贫苦的病人施药治疗。为了救济和收容在灾害和贫困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们,又建了“悲田院”。
圣武天皇死后,光明皇后为悼念丈夫,在东大寺的一角,建了一所叫“正仓院”的建筑,收藏了丈夫的遗物,这就是所谓的“正仓院御物”。正仓院不仅收藏了当时的文武而且还有很多的文献,使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及人们的生活情况流传后世,作为研究资料其价值不可估量。
看到奈良宏伟的大佛殿和容止端详的大佛,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信仰至深而气魄不凡的光明皇后。
她虽然没有当天皇,但她无疑是为8世纪这一女皇时代增添光彩的杰出女之一。
丹後局(たんごのつぼね)
12世纪末,日本迎来了大的历史转变时期,即从贵族统治社会转变到武士统治的社会。从中国引进的律令已逐渐成为空壳。天皇不能亲自执政。天皇曾经集权威和权力于一身,此时,权力已转移到臣庶和武士手里,天皇只是权威的象征。国家权力由贵族向武士阶层的转移始于镰仓时代。从此以后日本的政治出现了权威和权力分开的双重结构,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这是中国和欧洲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日本独特的现象。
从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的过渡期中,有一个叫做“院政时代”的时期。“院”指太上皇,由太上皇背后监护天皇执政叫做“院政”。让位的天皇即太上皇掌握着比天皇更大的权力,操纵国政。院政由1086年白河上皇开始,往下传给鸟羽、后白河、后鸟羽上皇,直到1192年开设镰仓幕府,院政持续了100年。其中后白河上皇虽然在位3年便让位了,但在以后的30年间实权仍掌握在他手里,继续操纵国政。后白河上皇因其出家而被称为后白河法皇。
丹后局(?~1216年)是活跃在后白河法皇时代的女性。作为后白河法皇的宠妃,她是与法皇共同左右了院政的女性。她的奔命叫高阶荣子,是法印澄云的女儿。她的娘家,祖祖辈辈都是豪门富家。她自己也继承了相当的财产,她在京城郊外的山庄相当阔气。
她并非一开始就是后白河法皇的宠妃,算是改嫁给后白河法皇的。她最初是和中流官僚平业房结婚,生了二男三女,作为好妻子好母亲过着幸福生活。丈夫虽然是个平凡而普通的中层官吏,但她十分爱他,为了让丈夫升官,她不惜动用自己的财产去活动政界有实力的人物。有了她的帮助,丈夫当了相模国的长官。从此作为开端,他想进入中央政界。不久他作为最大实权者后白河法皇的心腹而被重用。当然这一方面有他本人的努力,但终究还是其妻子荣子的献身和丰厚的财力起了作用。
但这是一个不幸的开始。当时正是平家一族专横跋扈的年代。平业房受后白河法皇旨意,秘密策划达到平家,但事情败露,被捕后遭杀害。高阶荣子只好带着五个孩子隐居度日。
有一天,突然荣子作为后白河的爱妃丹后局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她由法皇近臣的贤惠妻子一跃变为最高权力者法皇的情人,与法皇之间生了一个女儿。当时她已40岁,并不年轻,但法皇完全落入情网,听任于她。曾经是贤妻良母的荣子集美貌和女性的魅力于一身,令人眩目。她被授予“从二位”这种很高的身份,左右国政。不用说丈夫过去的同僚们,就是大臣级的高官也对她恭恭敬敬,甚至送上贿赂。安德天皇在九州坛元浦丧生之后,谁当天皇的问题引起了争议。由她一句话就决定为后鸟羽天皇。从高官的任免到皇位的确定她都干预。但是她在朝廷中的权势与其说是从她的野心出发,不如说是她为心爱的后白河法皇的献身效力的结果。
曾为先夫平业房的升官拼命奔波的荣子,为再婚的丈夫也采取了同样的态度。她同时也是位贤母,在法皇死前,她保证了法皇财产中最大的庄园由他们所生的孩子内亲王继承。当然她自己也得到了相当的财产。她不仅在政界是个头目,在财界也拥有相当的势力。
然而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却是严酷的。无论什么年代,对于参与政治的女性,得到的都是否定的评价,即使是善政。女性参政本身就是不允许的,按照封建道德女人是不允许谈论政治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几乎所有史书全是站在男人的立场写出来的。功劳归男人,一旦发生不利情况,一概归罪于女人,这就是历史书惯用的写法。
在历史上被称为“坏女人”的女性,如果按现代男女平等的观点客观地给以评价,她们往往是杰出的女性。
北条政子(ほうじょう まさこ)
北条政子(1156~1225年)是日本最早的武士政权镰仓幕府的创始人源赖朝的正室,也是第二代将军源赖家和第三代将军源实朝的生母。1192年,源赖朝奉命当了征夷大将军,开设了镰仓幕府。7年后即1199年死亡,享年53岁。他的死因不明,有人说是骑马摔死的,也有饮水中毒和受死者诅咒而死的说法,总之是个谜。源赖朝死后政权转移到了政子的娘家北条氏手中。1199年,源赖朝和政子的长子源赖家当上第二代将军。不满于北条氏的长子源赖家与其妻子的娘家比企氏联手,合谋要除掉北条氏。但计划失败,源赖家被北条政子的父亲,即他的外公北条时政赶下征夷大将军宝座,幽禁于伊豆修缮寺内,次年被杀。
1203年,源赖家的弟弟源实朝被北条时政和北条政子安排到征夷大将军的位置。源实朝当北条的傀儡过了数年的平稳日子。1219年镰仓八幡宫祭日,源实朝在参拜的路上,被其哥哥源赖家的遗孤别当公晓袭击身亡。别当公晓在他父亲源赖家死后,在祖母北条政子细心周到的庇护下成长,但是他坚信父亲的死是由于源实朝的阴谋造成的,于是伺机报仇。
始创镰仓幕府的源氏政权,就这样以短短三代17年的时间而告终。在此以后北条氏政权公开跃上历史舞台。 别当公晓被捕处死。 尽管北条政子经历了丈夫被意外事件夺取生命,心爱的儿子还有孙子死于非命的悲剧,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但是从古至今几乎听不到对她的同情,即使有也是极少。
过去对她的历史评价一般都是:嫉妒心强、性格倔强,为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不用说政敌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杀害,后来竟将自己的父亲流放,是少有的坏女人。
她真是坏女人吗?嫉妒心人皆有之,不仅女人,男人也有。问题在其表现和原因。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们由于出身、身份、社会地位、教养、面子等的约束而之后委曲求全,不敢表露自己。政子则不同,身在这些人当中毫不掩饰自己,如实地表现和对待自己。
政子和源赖朝结婚是在她20岁,源赖朝30岁的时候。源赖朝是“源平会战”时的败方源氏的长子,是个被流放的罪人。政子的父亲坚决反对两人的婚事。政子依然离家出走,投奔到赖朝身边。政子与赖朝同甘共苦,历尽了艰难,直到镰仓幕府创立。好容易迎来了源氏当权的时代。结果丈夫背着政子与其他女人私通。就凭为赖朝牺牲自己一切这点,政子对于这种事情绝不会原谅。另外,源赖朝趁政子分娩不在家之际,把一个叫“鬼之前”的女人从伊豆带到镰仓寻欢作乐。这件事传到政子耳朵里,令她勃然大怒。她派武士突然袭击了“鬼之前”的秘密住所,捣毁房屋使其狼狈不堪。“鬼之前”差点被打死。另外,她把赖朝的情人“大进局”7岁的儿子赶到京都出家当和尚。这些事情传到世间,政子便成为日本历史嫉妒典型的第一人。
倘若从对丈夫的粗暴任性忍气吞声为妻子的美德的观点看,政子的行为自然不会得到什么好的评价,然而如此大胆坦率地表现自我无疑是一个壮举。政子生在关东长在关东,她的出身并不是贵族,没有接受过京都式的教育和教养。她是在农村比较自由奔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子。她如此强烈的自我表现,并不能完全用嫉妒来解释,而是和她的出身、生长环境有关。
至于其儿子源赖家、源实朝、孙子别当公晓之死也不能归罪于政子一人。在她全家的悲剧的背后,她娘家北条家族的野心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她的存在。政子在源赖朝死后曾削发为尼,人们称她为尼将军。她之所以还继续站在前台指挥,这当然不能排除个人的意志,但除此以外可以说是北条家族为了回避政敌的对抗而采取的巧妙战术。
有过如此遭遇的北条政子并不是哭泣落泪度日,而是高居武家政治的统治地位上。她是日本历史上罕见的坚强母亲。
阿野廉子(あの やすこ/かどこ)
按照一般的说法,认为从1192年源赖朝开设镰仓幕府到明治维新的约700年间,武家政权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其实,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的过渡时期,曾有过政权又再度回到朝廷,天皇重新执政的时期。这一历史事件叫作“建武中兴”。“建武中兴”的中心人物是后醍醐天皇。他是第91代宇多天皇的第二皇子,于1318年登基,称为第96代天皇。“建武中兴”虽然只持续了两年半即失败了,但它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给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
算得上日本历史上的奇迹的天皇执政的复活,如果没有后醍醐天皇的存在就不可能出现。后醍醐天皇是位极多才、精力旺盛的人物,以具有明王气质而享有声誉的帝王。
他学习了从中国宋朝传来的朱子理学,并把它引入施政。他效仿朱子为了救济濒临饥饿的民众,建立社仓将米廉价分配给灾民的经验,于灾荒之年,在京都设立简易粮仓,廉价售米给灾民。另外他还擅长于演奏琵琶和笙,从15岁开始写诗,留下150首以上的诗歌,是一位出色的诗人。
同时他还以精力旺盛出名,正如“英雄好色”,他一生拥有33个嫔妃,生了皇子18人,皇女18人。阿野廉子(1311~1359年)就是他的嫔妃之一。阿野廉子和后醍醐天皇之间生了3个皇子,其中一人后来当了第97代后村上天皇。
阿野廉子不仅是后醍醐天皇的宠妃,而且是与“建武中兴”的成败有密切关系的人物之一。她在后醍醐天皇最艰难的时期,与他同甘苦共命运,从物质精神双方面支持了天皇,使天皇实现了他多年来的理想——回复天皇执政。如果没有阿野廉子的爱和献身,后醍醐天皇难以生存下来,自然也不会实现“建武中兴”。
阿野廉子是宫卿阿野公廉的女儿。开始她侍奉后醍醐天皇的中宫禧子。她超出一般的美貌和才智引起天皇的注目,并得到宠爱而制御后宫。
后醍醐天皇44岁时举兵讨伐镰仓幕府,但以失败而告终。后醍醐天皇被捕流放至隐歧。在众多的嫔妃中只有阿野廉子一人陪伴天皇去流放地。当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她带上一名侍女,从京都步行到山阴。一个生活在宫廷的女人,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越过险恶的山路千里迢迢徒步到隐歧,如果没有拼死的决心是办不到的。(感动啊,抹泪〒▽〒)
到了隐歧以后的服刑生活更是难熬,远远超过了步行跋涉的艰苦。她坚忍不拔、勇敢地面对各种严酷的考验,并支持和鼓励后醍醐天皇。一年后,讨伐镰仓幕府的机遇重新到来,士气高涨,于是后醍醐天皇开始寻找秘密逃出隐歧的机会。
正在这时,一天半夜,有人报信说廉子的侍女要临产。听到此消息廉子猛然从床上跳起来,赶紧让准备轿子,不顾看守的阻挠,凛然向他们喝道:“赶紧让我到就要分娩的侍女那里去!”并迫使他们打开门,轿子急促地消失在黑暗中。次日,后醍醐天皇和廉子的影子从隐歧岛消失了。
此后不久,镰仓幕府被推翻,实现了“建武中兴”。廉子同足利尊氏、新田义贞、护良亲王等成为最高功臣,并掌握实权。廉子在政界说话的威力压倒男性重臣。在当时的历史故事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当今世道生男不如生女好。”
但是,“建武中兴”后的政权很快瓦解。最主要的原因是,推翻镰仓幕府时起义的武士们并非以否定武家社会和武家政权为目的。武士们和朝廷只是在推翻镰仓幕府这一点上采取了共同的行动。但实际上武士们并不赞成天皇执政,尤其是对于不到战场亲自参加战斗的天皇及贵族们获得优厚的待遇,而出了大力的武士们所得到的待遇却很低十分不满。对于这种根本不把武士的作用放在眼里的不公平奖赏,武士们的不满终于爆发。由于这种不公平的奖赏有廉子的意见参与,更增加了武家势力的反感,这是促使中兴政府迅速崩溃的一个原因 。
新政府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武家阶层的代表足利尊氏与极力推动天皇执政的后醍醐天皇的皇子护良亲王之间的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护良亲王秘密策划谋杀足利尊氏,而阿野廉子得知后偏偏密告给足利尊氏,将护良亲王置于死地。按说她和护良亲王同样是天皇执政派,为什么她会做出把自己人出卖给敌方的事情呢?这里有她作为另一个皇子的母亲的用意和权势欲在起作用。护良亲王在“建武中兴”中起到了惊人的作用。这一辉煌的功勋加上其人品、学识均很出众,使他最有可能成为后醍醐天皇的皇位继承者。也就是说,他是她儿子的最危险的对手。因此她决心要除掉护良亲王。
不仅如此,她最早预料到建武政权的崩溃,并有考虑留下崩溃后的活路的迹象。如果及早和足利尊氏联合,将来足利尊氏掌握政权便能够保全自己。果然,事情一半按她的思路发展。她的儿子当上了第97代后村上天皇。但由于足利尊氏的谋反,后醍醐天皇由京都被驱逐,逃亡至吉野。而足利尊氏拥立后伏见天皇的皇子为光明天皇,并于1338年11月开设幕府,重新建立武家政权。于是足利尊氏拥立的光明天皇在京都的朝廷与后醍醐天皇在吉野的朝廷互相对立。此后的57年被称为南北朝对峙时期。
后醍醐天皇在足利幕府成立的第二年,在吉野山的失意中死去。阿野廉子则比他多活20年,已48岁年华结束了坎坷的生涯。
在黑暗的夜空中,她像一颗不知来自何方的妖星,在日本历史滑坡时代的夹缝中,至今放射着妖艳的光芒。
日野富子(ひのとみこ)
应仁元年(1467年)以将军的继承问题为导火线,发生了“应仁之乱”。时值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当政时期。围绕将军的弟弟和将军正室的长子由谁当将军继承人的问题,幕府内部分成两派,遂发展成为平分全国的大战乱,京都变成了战场。此后幕府的威信扫地,进入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
有人认为,这在日本历史上被特书的大战乱、不义战争的开端与日野富子(1440~1498年)有关,因此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不好。评价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她是一个贪钱如命的守财奴。她利用将军夫人的名义收受贿赂、放高利贷,在京都的出入口设关卡征税,提高粮食价格从中捞利,并且在“应仁之乱”中,不分敌我均提供军火贷款收取利息,惟利是图,独霸天下财富于一身。
富子不顾丈夫将军的面子,热衷于贪利致富之道;又违背丈夫的意志,溺爱自己的儿子,并策划谋取将军的位置。她和传统的“夫唱妇随”、“贤妻良母”距离遥远或根本就无缘。但她是否真是这样的坏女人,还是让我们进一步看看她的处境。
我们先看看坏名声的第一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下届将军而策动了“应仁之乱”。富子的儿子义尚是她和将军义政之间所生的嫡子,她作为将军的正室、义尚的母亲,提出由嫡子继承下届将军的要求理所当然。把嫡子搁置一边,无视富子的意愿,而把将军的位置让给弟弟,这是义政的过错。但是丈夫义政不把自己的儿子,而是把自己的弟弟推倒将军继承者的位置的背后,却有着相当复杂的过程和其苦衷。
富子生于宫卿名门的日野家,16岁做了将军义政的正室。义政已有数名侧室,但她们所生的全是女儿。
急于摆脱将军职务,专心吃喝玩乐风流度日的义政,决定把位置让给弟弟义视。但义视早已出家,对于还俗当将军持消极的态度。但另外当时义政才28岁,义视也担心如果自己当了将军,之后义政有了儿子该怎么办。于是义政向义视许诺:“今后如有男儿诞生,就在婴儿时令其出家,你继承家业之事绝不因之更改,此事保证绝无谎言,请大小神明照鉴。”义视便服从哥哥的意志。1465(宽正六年)义视作为下届将军正式举行冠礼。三天之后,富子生下了义政的儿子义尚。
即使是将军的意志,作为母亲也难于让自己刚出生的婴儿出家。对于这样一个身居最高统治地位而不顾国家大事,脑子里只有悠闲享乐的毫无责任感的靠不住的丈夫,富子选中最得力的幕臣山名宗全做儿子的监护人,而山名宗全的竞争对手细川胜元却拥护义视。于是将军继承问题使幕府内部蕴蓄的争权斗争表面化。由于两派的号召,全国的武将们权衡自己的利害关系,各自呼应,战乱波及全国。
富子也不是把儿子完全托付给宗全不管。她认为要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将军,就必须扩大自己的阵营,增加同党。金钱便是她的唯一武器,用金钱增加自己的人,这就是她强烈地追求金钱的原因。这样,她掌握了权力和财富,控制了政界。
然而她本身并不是权势欲的典型,也不是以贪财为人生最大乐趣的守财奴。她不顾一切是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而且把她逼到这个地步的最主要的原因可以说是她那位无能无才、挥霍成性、沉溺于享乐奢靡生活、不顾及国家和家庭的丈夫义政。
她的奋斗没有白费,义尚终于当上了将军。但是这位义尚是和父亲一脉相承的花花公子,好色放荡无所不为,给富子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操劳。义尚25岁即病死。这样看来,对于富子这样一位女性的历史评价未免过于苛刻,相反,她是一位值得同情的女性。
淀君(よどぎみ)
淀君(1567~1615年)生于战国时代,受坎坷命运的捉弄,最终成为最高统治者丰臣秀吉的侧室。秀吉死后她推出自己的儿子丰臣秀赖继承丰臣秀吉的事业,随心所欲地玩弄权术。当时已是德川的天下,但淀君对于儿子秀赖盲目的母爱和虚荣,看不清时代的变革,在争夺天下的决战“关原之战”(1600年)中失败,死守大阪城,拖延战争,从冬到夏,最后兵临城下,母子二人登上城楼熊熊燃烧的天守阁,自杀身亡。这一对母子的死标志德川幕府的正式开始。
受历史的捉弄而生,逆历史的潮流而亡,淀君也是悲剧性的女性之一。但历史对她的评价却是无情的。给予她任性、傲慢、极端自私和虚荣,溺爱自己的孩子,权势欲的化身等否定评价,把她列为坏女人、恶妇之类。
淀君小名叫“茶茶”,母亲是战国第一美女阿市,父亲是近江的小谷城主浅井长政。双亲育有二男三女五个孩子,茶茶是三姐妹中的长女。浅井长政因被迫反叛阿市的哥哥织田信长而被杀害。当时茶茶6岁。织田信长保护了阿市和三姐妹,却授意木下藤吉郎(后来的丰臣秀吉)惨杀了两个男孩。命运变幻莫测,虽说是战国时代常见的现象,但做杀害了父亲和幼小弟弟们的男人的妻子,并为他生孩子,这不仅是茶茶,也是任何人都未能预料到的。
小谷城失守10年之后,阿市母女迎来了转机。1582年阿市带着三姐妹,改嫁到越前北庄(福井县)城主柴田胜家。这是茶茶16岁。但平稳日子不长久,次年,柴田胜家被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所杀,阿市让三姐妹从熊熊燃烧的宫殿中逃出,自己则和丈夫柴田胜家一起自尽。
三姐妹在秀吉的保护下成长。过去曾热恋过阿市的秀吉看到身上保留着阿市的风采的美丽的茶茶时,便强行把她纳为侧室。秀吉除了正室宁宁以外还有很多侧室。但由于茶茶的娇艳和光彩照人的青春魅力,加上茶茶身上有他过去的主子织田信长的血缘,秀吉格外宠爱她,对于她的任性百般迁就。后来又发生了更助长她气焰的事,她怀了秀吉的孩子。当时秀吉已经50岁。对于一直没有孩子的秀吉来说,真就如晴天的惊雷,高兴得要上天了。这位天下霸主对茶茶更为放纵,他简直成了胡涂爹。茶茶也更是为所欲为,她让秀吉为她和孩子在淀建一座宫殿,茶茶因此而被称为淀君。
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即死去。不久她又怀了第二个孩子,顺利分娩,接受前一个教训,小心翼翼地养育,使孩子健康成长,这一男孩就是秀赖。秀吉对于秀赖的溺爱异乎寻常。秀吉在临死前,意识里只有秀赖,他对来到身边的重臣只是重复“关照秀赖”这句话而死去。
秀赖的诞生和秀吉的死亡使茶茶变为强悍的母亲。秀赖当了大阪城的城主后,她在政治上开始插嘴。但她这样做并不为自己的权势欲,而是为了秀赖,因为爱秀赖才这样做。同时她为了培养称为天下第一君主而拼命教育他。实际上,秀赖和他父亲毫无相似之处,是个呆头呆脑的人。但是她被对秀赖的钟爱蒙住了眼睛,对秀赖缺乏冷静的观察和清醒的认识。
她对自己儿子过度的期待和培养天下第一君主的幻想,使许多人卷入与德川之间毫无意义的战争,造成战乱延长,让许多人做出无谓的流血牺牲,最终她和儿子走上了烈火燃烧的天守阁自尽,结束了他们母子的一生。她的生与死是战国时代本身的体现。对于淀君,不论评价好坏与否,她都是为战国那个动荡年代的最后时期增添光彩的一大朵名花。
春日局(かすが の つぼね)
在日本,自古以来提及“乳母”,多见于上流阶层及特殊富裕的家庭。在一般的家庭中,因某种原因失去了母亲的婴儿,不得不请乳母来喂养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乳母”,顾名思义,给婴儿喂奶是她主要的任务。皇族、贵族、将军和诸侯家的妻妾们,生了孩子以后既不喂奶也不抚养孩子,雇“乳母”来哺乳抚养已成了常规。
乳母之中也有断奶后仍不走,继续留在孩子身边终身照看的。奈良时代的橘三千代等就是这种乳母的典型。但如果对日本历史上的乳母们进行大评论,第一名无疑是德川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乳母春日局(1579~1653年) 。
春日局本名阿福,父亲是在“本能寺之乱”中背叛了主君织田信长,把织田置于死地的明智光秀的重臣斋藤利三。父亲阵亡后,人们对于逆贼的家人冷眼相看,阿福一家抬不起头,生活十分贫困。阿福的青春时代是阴暗的,到了结婚年龄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找不到对象还有另一个原因,她幼年时患天花,脸上留有麻子。
叛徒的女儿加上丑女的双重不幸却使阿福成长为坚强的女性。后来她嫁给亲戚稻叶家的养子稻叶正成。然而这个婚姻对她来说离幸福相距很远。稻叶正成是再婚,先妻病死后留下了两个孩子,阿福和正成又生了三个孩子。还有一种说法是稻叶正成十分好色,调戏好几个女佣人,阿福为之十分烦恼。有一天,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命运转机忽然降临到跟着风流丈夫,带着五个孩子,在琐碎的生活事务中过日子的阿福头上。
在阿福生下第三个孩子不久,江户城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和正室阿江之间也生了个儿子,正在物色乳母。阿福听到这消息后志愿去当乳母。经过了迂回曲折的过程,最后得到所司代板仓胜重的推荐,争取到了给德川家的嫡子家光当乳母这个光荣的位置。阿福的出身并不好,父亲是逆臣明智光秀的家臣,论容貌她连一般都赶不上,是个“次品”。她之所以能争得这个要职,并不只靠幸运,而是与她积极而周到的自荐有关。决定阿福当乳母后,将军令其丈夫稻叶正成作幕臣。稻叶正成拒绝了,并和阿福离婚。阿福把孩子留在丈夫家里,只身搬进江户城。
阿福投入全部精力,全心全意地抚养家光,她将本应给自己孩子的爱,疯狂地倾注在家光身上。有一次家光得了天花。阿福祈求神明,发誓自己一生不用药以换取家光的病愈。家光病好后,她果然恪守誓言,一生未服药。另外阿福性格豪爽,未当乳母前曾杀过两名闯进家里的强盗。
家光又有了个弟弟叫忠长,由母亲阿江抚养。家光则在阿福身边,与母亲阿江见面机会甚少。家光性格不稳定,好激动,举动有些怪异,使周围人感到不安。而忠长聪明,性格稳健,因此出现了拥立他为下届将军的动向。阿福对此甚为不安。即使家光再信任她,她也不过是一介乳母。阿江则是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正室、家光和忠长的生母,论权力阿福远不是她的对手,但阿福无论如何也要让心爱的家光登上将军的宝座。她想来想去想出了一计,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只有得到比将军、比阿江更高一层的权威者的支持和许诺,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她以参拜伊势神宫为名,秘密拜访引退后住在骏府的前一届将军、德川幕府的创始人德川家康,恳求让家光当将军继承人。听了她的诉说后,德川家康便前往江户城。德川家康的一句话,便决定了由家光继承将军之职。这一段插曲被称为“春日阿福的秘密参拜”而流传后世。家光之所以能够成为后来的第三代将军,全是阿福的功劳。
家光当了将军后,阿福对于他的爱和忠诚依然如故。从家光的健康、教育、修养和与女性的接触等琐事,到如何对付政敌等都由阿福关照。总之,一切对家光不利的事都有阿福来处理和排除。对于家光来说,最大的威胁是其弟弟忠长。后来忠长因谋反罪而被逼剖腹自杀。这事件的背后,阿福的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光对阿福的信任越来越深,他当了将军后,诸如大臣、将军夫人们的住处,德川家族的女性们,包括妻、妾等以及作为人质住在江户城宅第的诸侯们的子女的管理等等,全由阿福一手负责,阿福掌握了很大的实权。
阿福曾经进京拜见过后水尾天皇,“春日局”的称呼是当时朝廷赐给她的。她是奉幕府之命拜访朝廷的,其目的是劝告后水尾天皇让位给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内亲王。内亲王是后水尾天皇与他的妃子和子(即第二代将军秀忠的女儿)所生的女儿,于是第109明正女皇诞生了。由此可见阿福不仅是家光的乳母,她作为政治家,其力量也远超过了男人。
不久她把留在丈夫身边的三个儿子接到身边,为他们安排了一定的位置。
到了晚年,家光赐予她3000和白银100老金,她宏大的住宅与诸侯相比毫无逊色。从一名地方无名武士的妻子到将军的乳母,最后成为江户城的实权者的春日局无疑是名副其实的巾帼干才。
天秀尼(てんしゅうに)
神奈川县镰仓市有座寺院叫东庆寺,它是建在北镰仓车站附近小山的半山腰上一座不大的寺庙。寺庙的院子里种有梅树、桃树等,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是一座美丽的寺院。它在全国很有名,是到镰仓观光的旅客必到之处。
东庆寺的历史悠久,它是1285年由镰仓幕府第八代执政官北条时宗的妻子志道尼创建的尼庵。14世纪初,后醍醐天皇的皇女用堂尼当了主持以后,因该寺建在松冈山上,故叫作松冈宫殿,这座由代代名门的女子当主持的尼庵格调高雅。到了明治时代,尼庵改为僧寺,但它作为与女性有缘分的寺院,至今女性参拜者也源源不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座庙的别名有分手寺、申冤寺等。在女性没有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的江户时代,受丈夫和婆婆虐待或苦于被强制结婚又不允许离婚的女性,只要进这个寺庙就可以得到保护。寺庙可以帮她们提出离婚要求、办理离婚手续,如果一时办不成手续,还有只要在寺里修行3年就可以承认离婚事实的制度。
江户时代初期,这个庙里有个叫天秀尼的年轻尼姑。东庆寺至今还收藏有她的木雕头像。雕像面带微笑,美丽、温柔。从表面上看是一位温柔的女性,实际不然。
下面的故事是天秀尼在30岁左右发生的事情。
会津若松40万石的领主加藤明成的家臣崛主水纲房的妻子,找到天秀尼请求帮助。当时崛主水不满于领主加藤明成的胡作非为,为上告幕府秘密带领家族一班人逃出会津,不久被加藤明成察觉。崛主水等男人们逃进高野山。因高野山有女人禁入山内的规定,无奈女人们便逃到镰仓。
加藤明成追到高野山后,强迫寺庙交出崛主水等人。高野山本来有保护和救助逃进山里的罪犯及其他人的治外法权式的特权,但这一次却屈服于加藤明成的恐吓,把崛主水交了出来。加藤明成把崛水主等人杀害后,又来到东庆寺,要求交出崛主水的妻子。按照武士社会的伦理,背叛主子属大罪。根据“武家诸法度”(当时的法律)加藤明成惩办崛主水理所当然,其家族被视为同罪予以处罚也属无可奈何。
蜂拥而至的加藤明成的手下们,无视东庆寺禁止男人入内的寺规,擅自闯入,在寺庙的院子里大喊大叫,逼迫交出崛主水的妻子。纤柔细巧的天秀尼来到暴跳狂吠的武士们面前,凛然地喝斥:“退下!这里是禁止男人出入的尼庵,不准男子闯进!只要是到这里求救的人,一个也不能交出!难道你们不知道这里的规矩吗?”
就这样,那些武士们只得退出,把寺庙团团围住,不分昼夜地大吵大嚷。有一天晚上,从小侍奉天秀尼的乳母来到天秀尼的房间对她说:“主持,寺里的人都恐惧万分,这里是分手寺,崛家妻女在这里不合适,还是将她们交出去吧。否则寺庙有危险。说不定很快那些武士们就会闯进来捣毁寺庙。”
“那绝对不行!”天秀尼静静地说。
“主持当时年幼也许不知道,崛主水原是丰臣秀吉的部下,他不顾曾得到秀吉的专顾和恩典。在大阪之战时反叛,投奔德川家康,是反过来攻打你父亲丰臣秀赖的敌人中的一员。对于主持来说是仇家。主持的哥哥国松在落城后不久被捕遭杀害,实在可怜。”乳母尼姑泣不成声。
天秀尼本是丰臣秀赖的遗孤。淀君是她的祖母。大阪城失守之前,逃出躲藏,被德川家康的部下抓获,哥哥国松被斩,只有她被救起,8岁时被送到这个寺庙。德川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正室阿江是淀君最小的妹妹。阿江和她的姐姐阿初(淀君的另一个妹妹)一起为天秀尼向德川家康求情,希望饶她一命。德川家康答应了,并让她做了自己的孙女千姬的养女。千姬是德川秀忠和阿江之间所生的长女,曾经嫁过丰臣秀赖,但没有生育。所以千姬并非天秀尼的生母。
在天秀尼的幼小心灵里,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恐怖:与母亲别离的悲哀,哥哥国松的死,当孤儿的寂寞不安的日子等等。
“战争是残酷的,我不也是在灭了我全家的德川家的恩典下活到现在吗?无论敌方还是我方,拯救生命于危难才是佛赐给我的使命。我要给将军写信,明晨派急使送出。”
天秀尼似乎下定了决心,在她那温和的目光里有一种坚毅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
天秀尼向幕府强烈谴责了加藤明成无视寺院规定为所欲为的行径,并向幕府表示:请幕府在加藤明成和寺院之间作出取舍。
最后幕府采纳了她的请求,加藤明成受到了处罚,由40万石的诸侯降到了1万石的笑领主,只是免去了死刑,勉强维持家名而已。天秀尼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寺庙的独立和完整,继续保护崛主水的妻子。
从此东庆寺以弱女子的堡垒而闻名全国。受到寺院恩惠的不幸女子不计其数。在那重男轻女的年代,以柔弱的女子之躯,不屈服于男人们的暴力恣雎,坚定贯彻自己的信念,从不嫌弃不幸的女人,天秀尼是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九歌(微信号:cn13714982120)
优质公号,长按关注!
古文观止
荐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古今佳作,开卷有益!
上下五千年
荐语:惜秦皇汉武,叹唐宗宋祖,观沙场热血,品士子风流,文化中国,以史为鉴!
国学堂精选
荐语: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晚明小品,清人笔记……千里江山凭谁有,锦绣文章藏丘壑!
易经风水不求人
荐语:易经风水,信则得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之道,风水之妙,加入体验吧!
五运六气
荐语:“五运六气”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中医有言: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
网友推荐好文
回复“数字关键词”,可看对应热文,例如:
【1】陈晓旭“演活”了林黛玉
【2】贾宝玉的经典爱情表白:你放心
【3】宝钗:一个天然生性空无的女子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谈古论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