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
街道召开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动员部署会
并设立94个街巷长
而数家媒体
也对咱们街道的部署做了相关报道喔
安安做了一些新闻整合
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日报
4月6日
03版
《北京日报》以《西城“街巷长”上岗背街小巷》为题,报道了西城区关于背街小巷的整治计划以及西长安街街道的工作部署。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本报讯(记者 张淑玲)昨日,31岁的王晓晴在“西长安街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责任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已在该街道工作了7年的她,从此多了个新头衔——“街巷长”。与此同时,整个西城区1776条街巷均设了“街巷长”。全面提升街巷宜居品质的3年行动计划在西城全区打响。
昨日上午,东绒线胡同57号院大门西侧,一名工人站在脚手架上,正将一处新封堵的墙壁刷成青灰色,使它同整条胡同的风貌融为一体。自去年年底以来,西长安街街道累计拆除违建118处,封堵开墙打洞120处。该如何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街道以长安街为基准,向排布两侧的一条条胡同发力,将街道94名干部下沉至94条街巷,统筹各方力量共同维护居住环境。
西长安街街道提升背街小巷品质的举措,只是西城区的一个缩影。昨日下午,西城区对全区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进行动员部署。该区成立了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指挥部,并在15个街道成立了分指挥部。西城区区长、各街道主任,分别任西城区及各街道的总“街长”,区四套班子领导分片联系15个街道。各个街道在其辖区内的各条街巷设立“街巷长”,“街巷长”牵头成立“自治共建理事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驻区单位及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等负责人加入。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现有街巷1776条,其中背街小巷1430条。近5年来,西城已对415条胡同进行了整治及景观提升。自今年始,该区计划用3年时间,对已进行过整治的胡同巩固其整治成果,对其余街巷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及文明街巷创建等活动,争取在今明两年实现“十有十无”目标。在2019年,西城区全部街巷将实现环境优美、文明有序。
今年,西城80%的平房区和部分老旧小区还将实现准物业化管理,明年争取物业服务全覆盖,各街道还将与物业协商,定制特色化服务以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链接
“十有”:
每条街巷有“街巷长”,有自治共建理事会,有物业管理单位,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有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有居民公约,有责任公示牌,有配套设施,有绿植景观,有文化内涵。
“十无”:
无乱停车,无违章建筑(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违规出租,无违规经营,无凌乱架空线,无堆物堆料,无道路破损,无乱贴乱挂,无非法小广告。
北京晚报
4月6日
头版
04版
《北京晚报》以《背街小巷有了“长” 大事小情有人“担”》为题,报道了西城区关于背街小巷的整治部署,以及西长安街辖区内94条背街小巷在全区首批设立街巷长,每一位街巷长搭配一名街巷秘书长等工作。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南北长街居委会主任、社区党委书记李雷雷,如今多了一个新身份——织女桥东河沿胡同的街巷秘书长。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桑硼飞介绍,辖区内94条背街小巷在全区首批设立街巷长,每一位街巷长搭配一名街巷秘书长。有了“街巷长”制度后,居民们生活中的问题,基本上可以点对点解决了。
西城区昨天召开的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披露,西城区将实施“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未来,西城区约1400条背街小巷将全部设立街巷长,成为整治提升的直接责任人。
背街小巷有了“主官”
西长安街街道率先尝试在辖区内每一条背街小巷设立街巷长。桑硼飞介绍,目前辖区内94条背街小巷都已经安排了街巷长,每一位街巷长由街道办事处实职科长担任,搭配一名街巷秘书长,下设街巷理事会。
街巷长要干什么?桑硼飞说:“街巷长要主持街巷理事会全面工作,负责本街巷理事会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各项工作的开展,负责整体谋划街巷胡同维护治理的计划方案,定期巡视街巷,定期组织召开街巷理事会会议,对街巷胡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并监督整改。”街巷秘书长则要配合街巷长,负责组织协调所属街巷每周一次的理事会讨论。
桑硼飞说,街巷长虽然名义上是“长”,但实际上并不是“官”,而是街道群众与社区,街道办以及相关部门沟通的桥梁:“街巷长的职责就是服务。”
解决居委会难解决问题
西长安街街道的科级干部们,几乎都挂上了街巷长和秘书长的新头衔,李雷雷就肩负起了织女桥东河沿胡同的街巷秘书长工作。他说,自己所在的街道有17个楼门,每个楼门都有楼门长,会定期召开会议,提出每个楼门以及街巷的具体问题,然后由街巷长反馈到社区党委会和居委会中,经过共同商议作出决定和处理意见。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则由街巷长上报到街道相应科室部门,从而解决过去居委会难以解决的问题。
“街巷长制和居委会是并存的,不是一套班子几块牌子的事。居委会分片区,街巷长制则直接落实到了点对点,发现并解决问题,相比起来更加细致。我就负责这17个门,在这17个门里点对点,解决各家各户实际问题,像绣花一样。”李雷雷说。
扫码停车解决停车难
目前,织女桥东河沿胡同的最大问题就是停车难。街巷整治前,胡同内随处可见住户私自安装的地锁:“我们已经把这些地锁都拆了,规划了58个停车位,并且在胡同两侧设置了车杆,正在统计胡同内实际居住人口和需要车位的住户。”李雷雷介绍。
为了防止在狭长的胡同内出现堵车现象,织女桥东河沿胡同已经通过街巷长反映给社区党委,并通过街道办事处联系交管部门,计划在胡同内施划单行线。此外,为了保证西长安街周边机关单位能够及时停车,街巷长还将联合居委会,设置统一二维码,以便中山公园等单位人员在街巷中实现扫码停车。同时,街巷长和楼门院长也会监督周边单位在所属街巷中的停车情况。张骜
北京青年报
4月6日
头版
A04版
《北京青年报》以《核心城区背街小巷设立街巷长》为题,报道了关于背街小巷的整治部署。每条街巷设立街巷长等工作。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作为北京核心城区,昨天东、西城同时出台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根据两区计划,东、西城将在背街小巷设立“街巷长”,提升背街小巷的综合治理能力。街巷长将由街道处级领导、科室相关负责人、社区指导员担任,秘书长由社区党委成员、居委会成员以及社区四大委员会成员构成,委员则由社区楼门院长、居民代表、志愿者及辖区单位成员代表构成。
各街巷立牌公示街巷长姓名电话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则是城市的“里子”,但在核心区,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低矮破旧的平房院落,私搭乱建频现的情况并不少见。数据显示,西城区现有街巷胡同(含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以下)约1776条,其中有1430条都是背街小巷。根据东、西城同时出台的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区所有的背街小巷均将有“街巷长”,对街巷进行整治提升,并在各条街巷胡同设立公示牌,亮明街长及巷长姓名、电话、职责,亮明自治共建理事会、物业单位、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名称、负责人、职责。
同时根据计划,三年内东城区将实现1005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提升,每一条街巷都将设置一名“街长”或“巷长”,负责街巷的环境建设管理工作,行使知情权、报告权、监督权、建议权和简单事项的处置权。“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街长”、“巷长”身处第一线,直面群众,是发现问题、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力量。
街巷理事会议对问题进行决策和协调
每条背街小巷都要有街巷长,这与社区居委会有什么区别,怎样治理背街小巷?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桑硼飞介绍,目前,该街道内94条街巷都已经有了“街巷长”,并通过街巷理事会发挥作用。理事会由街巷长1名、秘书长1名、委员3或5名构成。其中,街巷长由街道处级领导、科室相关负责人、社区指导员担任,秘书长由社区党委成员、居委会成员以及社区四大委员会成员构成,委员则由社区楼门院长、居民代表、志愿者及辖区单位成员代表构成。
街巷长负责主持理事会工作及整体谋划街巷胡同维护治理的计划方案,并要定期巡视街巷,定期组织召开街巷理事会会议,对街巷胡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并监督整改,各街巷秘书长则协助街巷长定期在所管街巷进行巡视,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收集、整理,做好上传下达,并与各职能部门、单位、社区、居民沟通,协助街巷长做好监督整改。
案例
“不管什么问题都可以找街巷长”
从今年开始,西城区将用三年的时间,对区域内的街巷胡同实施全面整治提升,使得每条背街小巷有政府代表(街长、巷长)、有自治共建理事会、有物业管理单位、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有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有居民公约、有责任公示牌、有配套设施、有绿植景观、有文化内涵;无乱停车、无违章建筑(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违规出租、无违规经营、无凌乱架空线、无堆物堆料、无道路破损、无乱贴乱挂、无非法小广告。
“街长”、“巷长”是新聘用的吗?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街巷长均来自各级政府部门。据了解,区级“总街巷长”由区长担任,街道(地区)级“街巷长”由街道(地区)行政主要领导担任,街道内“街长”由街道(地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巷长”主要由街道(地区)科级干部担任,还将探索由属地社会单位、自治组织、志愿者代表等担任。同时,东城区四套班子一起上,实行区级领导街道包片制,每位区领导包一片街道(地区),聚焦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环境保护三项重点工作,强化顶层设计。
西城区南北长街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主任李雷雷是新上任的织女桥东河沿的“街巷秘书长”,“这条街有17个楼门,其中12个是居民楼门,楼门长会定期召开会议,提出问题,再由街巷长召开理事会进行讨论,最终决策的问题则由街巷长直接与街道相关科室对接。”李雷雷表示,这种机制可以打破社区的界限,解决之前社区无法处理的街道问题,如乱停车、车位划分等,“之前市民在街道遇到问题,往往找不到具体责任人,有了街巷长制后,不管什么问题,都可以找街巷长。”
本组文/本报记者 董鑫 蒋若静
北京晨报
4月6日
A09版
《北京晨报》以《1430条背街小巷设街长巷长》为题,报道了西城区对背街小巷的整治部署、“十有十无”的环境治理目标以及西长安街街道设立94名街巷长等工作。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西城区昨天召开“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出台《西城区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内,在1430条背街小巷设立“街长”“巷长”,实现“十有十无”的环境治理目标。
取消地面私装地锁
所谓“十有十无”的环境治理目标,“十有”是指每条背街小巷有政府代表——“街长”和“巷长”、有自治共建理事会、有物业管理单位、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有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有居民公约、有责任公示牌、有配套设施、有绿植景观、有文化内涵;“十无”是指无乱停车、无违法建设、无“开墙打洞”、无违规出租、无违规经营、无凌乱架空线、无堆物堆料、无道路破损、无乱贴乱挂、无非法小广告。
未来三年,西城区将拆除未经批准私自搭建的房屋、棚亭、围墙、围栏等建、构筑物;完成封堵“开墙打洞”任务,恢复街巷原貌;治理各类房屋非法出租行为,严厉打击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及普通地下室、人防工程等用于出租居住,治理各类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用于非法生产经营和租住等行为;全面消除无照游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架空线具备入地条件的全部实施入地,不具备入地条件的进行规范梳理;整修或重新铺设破损道路,路面平整、无坑洼,井盖、雨水篦子无破损、无缺失,雨水、污水、排水管道通畅、整洁;地面无私装地锁或利用石墩、废旧车辆占用车位。
各街巷公示街长巷长姓名
下一步,将在各条街巷胡同树立公示牌,亮明“街长”“巷长”的姓名、电话、职责,亮明自治共建理事会、物业单位、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名称、负责人、职责,亮明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居民公约等相关文件。
全面落实“街长”“巷长”制,区长、街道主任分别任全区和区域总“街长”,西城区四套班子领导分片联系十五个街道办,党员干部任“街长”“巷长”。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广泛调动群众参与,努力争创文明创建的典范。各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把街巷胡同当作城市客厅,精心打理,积极绿化。
背街小巷实施物业化管理
在平房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同时兼顾居民的个性化需求。2017年将实现80%的背街小巷、平房区和部分老旧小区物业化管理,2018年实现平房区和老旧小区物业化管理全覆盖,使平房和老旧小区集中的环境秩序明显改善。
未来三年,全面完成低洼院改造以及对3924间平房进行翻建修缮任务。各街巷要积极新建停车泊位,全面消除旱厕,做好水、电、气、热管线更新和夜间照明提升工作,启动全区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累计建成30个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形成“一刻钟服务圈”。
■相关新闻
西长安街:处级领导任街巷长
昨天,西长安街街道率先建立“街长”“巷长”制度。94条街巷有了“街长”或“巷长”;辖区内21个封闭式小区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万余间平房院落实施准物业管理全覆盖。
街巷理事会由1名街巷长、1名秘书长、3或5名委员构成。其中,街巷长由街道处级领导、科室相关负责人、社区指导员担任;秘书长由社区党委成员、居委会成员以及社区四大委员会成员构成;委员由社区楼门院长、居民代表、志愿者及辖区单位成员代表构成。同时,各社区民警、城管队、保洁队等相关站队所工作人员也将参与各街巷理事会工作。社区党委书记、服务站站长虽不在各街巷理事会担任职务,但须统揽辖区内各街巷理事会工作情况,协助、指导本社区的各街巷理事会开展日常工作。
理事会以“十有十无”为内容和目标,组织街巷理事会会议及日常事务,研究、商讨、宣传本街巷环境整治维护的措施和方法。街巷长则主持理事会全面工作,负责整体谋划街巷胡同维护治理的计划方案,定期巡视街巷,定期组织召开街巷理事会会议,对街巷胡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并监督整改。
西长安街相关负责人表示,背街小巷对外是城市的“里子”,对百姓而言却是自家的“面子”,通过全面落实“街长”“巷长”制,用工匠精神打造美丽城市的理念,用“绣花功夫”整治背街小巷,为地区百姓建设一个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
通讯员 曹蕾 张海涛
新京报
4月6日
A09版
《新京报》以《西城首批街巷长上任 涉94街巷》为题,报道了东西城针对背街小巷的整治部署以及西长安街街道内94条街巷已实现“街巷长”制全覆盖等工作。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新京报讯 (记者信娜 沙学良)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则是城市的“里子”。但背街小巷仍存在乱停车、脏乱等问题,街巷长制成为治理上述问题的一剂药方。昨日,西城区首批街巷长上任。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桑硼飞介绍,街道内94条街巷已实现“街巷长”制全覆盖。未来,西城区约1400条背街小巷也将同步设立街巷长,成为背街小巷治理的直接责任人。
蔡奇要求建立“街巷长”制
3月27日下午,北京市市长蔡奇在长安街南北邻近区域密集暗访。暗访后,蔡奇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为背街小巷治理“把脉开方”。他提出,要以“十有十无”为内容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把责任落实到街道、社区,建立“街长”“巷长”制。
在西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上,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落实“街长制”、“巷长制”,区长、街道主任分别任全区和区域总街长,区四套班子领导分片联系十五个街道,党员干部任街长、巷长。
昨日上午,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桑硼飞介绍,目前,街道内94条街巷已实现“街巷长”制全覆盖。根据统计,西长安街街道共有94条街巷,其中一级街道13条,81条背街小巷。
各条街巷胡同竖立公示牌
这些街巷长将被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上述负责人介绍,区政府将与各街道、各街道与物业公司分别签订责任书,在各条街巷胡同竖立公示牌。公示牌将亮明街长、巷长姓名、电话、职责及自治共建理事会、物业单位、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名称、负责人、职责。
同时,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居民公约等相关文件也将一并“亮相”。上述负责人解释,这样会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依规办事,确保各项治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区环境办、区文明办也会通过多种渠道定期公布街巷整治提升工作进度,接受社会监督。
■ 看点
明年底实现无乱停车和违建
街巷长将按照“十有十无”的标准落实背街小巷的环境治理。昨日,在部署大会上,“十有十无”标准首次亮相。其中,“十有”指每条背街小巷有政府代表(街长、巷长)、有自治共建理事会、有物业管理单位、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有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有居民公约、有责任公示牌、有配套设施、有绿植景观、有文化内涵。
“十无”则指无乱停车、无违章建筑(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违规出租、无违规经营、无凌乱架空线、无堆物堆料、无道路破损、无乱贴乱挂、无非法小广告。
目前,西城区有街巷胡同(含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以下)约1776条,背街小巷约1430条。昨日一并出台的《西城区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规划,2017年到2018年,两个阶段全面实现“十有十无”。
以有文化内涵为例,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启动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等14处文物腾退。并启动法源寺、菜西、南闹市口、西四北四个片区腾退改造工作。
释疑1
街巷长主要有哪些职责?
街巷长制并非一个人“单打独斗”,其工作将通过街巷理事会发挥作用。桑硼飞介绍,理事会包括街巷长1名,秘书长1名,委员3或5名构成。其中,街巷长由街道处级领导、科室相关负责人、社区指导员担任,秘书长由社区党委成员、居委会成员以及社区四大委员会成员构成。委员则由社区楼门院长、居民代表、志愿者及辖区单位成员代表构成。
据桑硼飞介绍,各社区民警、城管队、保洁队等相关站队所工作人员也将下沉到各街巷理事会参与工作。社区党委书记、服务站站长虽不在各街巷理事会担任职务,但须统揽辖区内各街巷理事会工作情况,协助、指导本社区的各街巷理事会开展日常工作。
街巷长、街巷秘书长及委员各司其职。街巷长负责主持理事会工作及整体谋划街巷胡同维护治理的计划方案。并要求定期巡视街巷,定期组织召开街巷理事会会议,对街巷胡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并监督整改。各街巷秘书长则协助街巷长定期在所管街巷进行巡视,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收集、整理,做好上传下达。并与各职能部门、单位、社区、居民沟通,协助街巷长做好监督整改。
释疑2
街巷长与居委会有何不同?
街巷长将通过设立在各街道的理事会对街道问题进行讨论及决策。桑硼飞介绍,会议由理事会会长即街巷长主持召开,秘书长及委员共同参与,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议题由理事会成员共同收集,提交秘书长,秘书长整理汇总后报街巷长审阅。理事会上,将对这些议题进行讨论并决策。
南北长街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李雷雷,刚刚上任成为织女桥东河沿的“街巷秘书长”,协助街巷长处理织女桥东河沿的治理。
在李雷雷看来,街巷长制度是与社区居委会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单独体制,“相当于多了一套治理背街小巷的垂直管理系统”。他说,原来社区的工作都是划片的,不会细致到每一条街道。但有了街巷长后,相当于每一条街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按照“十有十无”的标准治理背街小巷。
桑硼飞介绍,对街巷长的考核也将细化,例如每人每周至少巡视一次,牵头部门收取意见建议。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街长制”“巷长制”要落实到位,就需要强化考核、监管和问责,“如果监管不到位,街巷长制就可能成了走过场”。第二点,还要强调领导的主体责任,比如街道办工委书记、主任的责任,街巷长制能否落实到位,问责要落到主要领导的头上。
■ 探访
织女桥东河沿 车辆配置二维码整治乱停车
街巷秘书长李雷雷协助街巷长处理织女桥东河沿的治理。这条街共有17个楼门。李雷雷说,17个楼门院长会定期召开会议,提出问题,再由街巷长召开理事会进行讨论。最终决策的问题则由街巷长直接与街道相关科室对接。
相比过去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市民遇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李雷雷认为,这种机制可以打破社区的界限,解决之前社区无法处理的街道问题,如乱停车、车位划分等。“之前市民在街道遇到问题,往往找不到具体责任人。有了街巷长制后,不管什么问题,都可以找街巷长”。
作为街巷秘书长,李雷雷印象颇深的是,织女桥东河沿街道如何解决乱停车的老问题。拆除街道内全部私装地锁后,李雷雷与相关科室沟通,规划出58个停车位,并在两侧出口设置吊杆,并统一录入此地实际居住人的车辆信息,形成固定模式。
但装入吊杆后,又出现了“堵车”问题。李雷雷说,街巷长再与交通部门对接,将该街道设置为单行线,解决堵车问题。实际操作中,又有单位提出,车辆无法进入该街道。随后,街巷长联合居委会与上述单位商议,最后统一为其车辆配置二维码,可自由进入街道。
最终,单位不允许在织女桥东河沿随意停车,并写入了居民公约,由街巷长及楼门院长统一监督落实。
昨日,记者在织女桥东河沿街道看到,两侧出口均已设置停车杆。街道一侧划分出数十个停车位,白色油漆仍亮眼。
门口保安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末开始,除了街区内住户及周围单位市民的车辆,其他社会车辆禁止驶入。在其监测电脑上,已提前存入所有可通行停车车辆的号牌。工作人员称,大概有400个车号,如果车号没有在系统内,则不允许进入这条街。
各媒体的报道是对咱们努力的肯定
相信背街小巷整治行动一定会取得优秀战果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