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元妹子和二次元妹子,哪个更让人欲罢不能?
眼看复制日本三次元少女偶像AKB48模式的国产女团SNH48,做得风生水起,近日,日本游戏情报网站4Gamer曝出消息,中国游戏公司乐元素欲全面引入日本团队,复刻日本超人气二次元偶像《LoveLive!》,打造中国版二次元偶像。
《LoveLive!》可以说是日本二次元领域的AKB48,在动漫、游戏、真人偶像、音乐、演出、周边等方面都有超高人气,其粉丝团体在江湖上更有“邪教”之称。此次进军中国,会迎来与SNH48的偶像大对决吗?
比起可能会有各种缺点、提诸般要求的真妹子,果然还是假妹子比较好吗?
而在二次元文化并不如日本那么盛行的国内,虚拟偶像这条路,究竟要怎么走。
二次元怎么造星?
2010年,日本动画公司SUNRISE、唱片公司Lantis、以及月刊杂志《电击G's magazine》共同合作推出读者参与型混合媒体校园偶像企划——《LoveLive!School idol project》。该项目推出6年,已成为风靡东亚乃至世界的二次元偶像。
和AKB48一样,《lovelive》也是用户参与的偶像养成模式,口号是“大家一起实现梦想的故事(みんなで叶える物语)”。
在整个二次元造星流程中,制作方先将女主角的日常状态和故事在《电击G's magazine》刊登连载。故事设定是九位少女为了拯救面临废校危机的“音乃木坂学院”,成立偶像组合“μ's”,以此宣传学校,从而吸引学生入学。
连载时,制作方与读者交流互动(包括偶像的性格特点、组合名称、代表曲风、小队成员等等都是由读者投票选出),贯彻“以偶像本身而非具体作品为卖点”。
同时发行Lantis负责制作企划的CD和Sunrise负责制作音乐PV的DVD、BD,并在广播剧、直播、书籍、音乐、动画、漫画、游戏和周边商品等进行全媒体展开。
《LoveLive!》发售的第一张单曲仅卖出434张,并且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声优和制作CD人员的贡献。但紧接着,随着声优信息、live活动、动漫化、手机游戏的推出,《LoveLive!》人气开始爆发式增长。
2013年1月,《lovelive》TV动画第一期开始放送,取得当年1月番霸权,全年第5名的好成绩。
与之同时推出的漫画、音乐、周边手办也销量喜人。2013年末发售的第六张单曲首周销量为38000+,是第一张单曲销量(434)的80倍。TV动画第二季的BD首周销量(82,515)更是打破日本TV动画首周销量的历史记录(此前记录为新世纪福音战士第10卷:80,952)。2014年全年CD销量占Lantis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并有三张单曲CD获评金唱片(销量>10W)。
2015年3月,由9位动漫角色的声优组成的真人偶像组合μ's。她们发售的专辑取得Oricon排行榜第一名成绩,并在第30届日本金唱片大赏中获得年度最佳动画专辑奖。μ's甚至还受邀出席“日本春晚”第66回NHK红白歌会。标志着其人气已经超越二次元,受到广泛认可。
在日本,《LoveLive!》企划总共发行五款游戏,其中《学园偶像祭(SIF)》这款音乐节奏类手机游戏,于2013年4月推出以来,对整个偶像企划的人气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日本初高中生没有人没玩过这个游戏。
2014年春,陆续推出英语版(已于2014.5.11发布),中国版(已于2014.6.12发布),台湾版、香港版(已于2014.5.23发布),韩国版等海外版。2016年3月,其全球玩家突破2500万人。
由于《LoveLive!》的人气、快速增加的狂热粉丝、话题的广泛性,让人感觉当地粉丝活动已经渐渐朝着要完蛋的方向狂奔,中国宅人界也受到了极强的冲击。这种“作品的感染力”和“粉丝的暴走”现象,也被人以调侃(还有少许畏惧)的心情冠以“邪教”名号。
粉丝跪拜海报
用以描述《LoveLive!》粉丝群体的词语“LoveLiver(ラブライバー)”,甚至被记入日本词典,已经形成了社会现象。从粉丝的疯狂程度来说,丝毫不输AKB48。
而《LoveLive!》引进中国,又会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何种化学反应呢?我天朝死宅会买单吗?
中国版LoveLive,突出VR,媲美初音?
日前,国内游戏公司乐元素通过“日本b站”niconico视频网站发布了一个名为《Idol Memories》(中文译名“星梦手记”)的偶像企划,包括动画、漫画、广播剧、音乐、直播节目以及线下演唱会。
从首批放出的PV看,其故事架构和设定与日本二次元偶像企划《LoveLive!》十分相似——“讲述了希望登上偶像巅峰的少女们在偶像学校中刻苦训练迈向梦想的故事。”而同时在B站公布的《星梦手记》PV中,还提到了bilibili联合出品。果然天下二次元是一家。
乐元素成立于2009年,旗下拥有《开心消消乐》、《开心水族箱》、《梅露可物语》、《偶像梦幻祭》等游戏。
根据乐元素在日本公布的信息,与《Love Live》不同的是,《星梦手记》的设定在未来世界,并引入了“VR”概念,展现偶像经济的未来形态,预计首季动画将于10月份在中日同步推出。
果然是VR元年啊,公司、资本都前赴后继投身VR。二次元偶像与VR的结合,可以离虚拟偶像更近、更有真实感。不知《星梦手记》诞生的偶像,是否会和初音未来、洛天依同台竞技,一争高下呢。
初音虚拟演唱会
原版《Love Live》非常注重音乐,推出了多张唱片,音乐性是其吸引粉丝的一大特色。并且,代表曲风、由谁来唱等等都是由读者投票选出,读者参与感非常强。
而初音未来的最大特征,则是粉丝能够通过软件操纵初音的声音,自己创作歌曲的超强互动性。如果《星梦手记》完全复制日版的音乐质量,初音在“虚拟偶像”领域可是遇到劲敌了啊。
Lovelive的CD封面
乐元素方面表示,《星梦手记》是首个由中国企业策划并投资,与日本高水准成熟团队共同担纲制作的跨次元偶像企划。动画制作由曾担纲《魔法少女奈叶》《DOG DAYS》《白色相簿》等热播动画的制作方SEVEN ARCS共同进行动画制作。
《白色相簿》
从首批公布的人设和PV画风来看,就是纯粹的日本作品。
不过,公布出的人物设定中,倒是有两位中国少女。6位偶像少女分属于正统偶像组合StarRing和金属摇滚组合Shadow,其中包括来自上海的“林薇薇”和来自东北的“罗雨照”。
但略显违和的是,两个中国角色都由日本声优出演。虽然设定放在了未来世界,但人物们依然还在使用的二次元的“通用语”日语啊。
与此同时,企划在现实中声优艺人偶像团队也是“全日班”。动画中的StarRing组合和Shadow组合的演唱风格分属元气流行偶像和暗黑金属,曲风鲜明。特邀日本老牌一流事务所Amuse(福山雅治、上野树里等人的经纪公司)负责并起用6名新生代日本美少女声优,目前已披露《Good Day每一天!》及《秘密罗曼史》两首单曲。
这6名声优能否复制μ's 9位少女的奇迹,还要看今后企划如何进行。虽然近来登上超女舞台的圈九,让日语歌曲呈现在了全国舞台上,但日文歌在中国真要流行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困难。
中国投资、日本制作、日本风格、
中国角色、日语配音、中日同步推出,《星梦手记》还算是一部国产动漫吗?不过,作为国内对虚拟偶像领域的全新尝试,或者会孕育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给国内二次元产业带来一些新思路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