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包含九天剧场短剧推广版权费收多少的词条

中国财富网 2024-05-29 06:41 资讯 29 0

  

  凤凰影剧院

  天然舞台

  投资1.77亿元、剧场面积8000平方米、观众席1000座的凤凰影剧院前天下午举行了开业新闻发布会,并获得一个能勾起很多“老宁波”记忆的名字——“天然舞台”。

  

  图① | 为新落成的“天然舞台”外景(原凤凰影剧院) 史久阳 / 摄

  开业后的剧院,不仅延续以前演甬剧、越剧的传统,还将引进交响音乐会、歌剧、舞剧、儿童剧等更丰富的演出种类。改建后的“凤凰”由此涅槃,鄞州的文化版图上多了一个新地标,而开创自鄞县姜山人何志庚的“天然舞台”,也将在沉寂30年后再度登场。

  

  “天然舞台”已有近90年历史

  

  “天然舞台”最初由鄞县姜山人何志庚于1928年底始建于宁波东门口和义路上,至今将近90年了。

  最初的“天然舞台”内部设施简陋,从前面看像戏院,但后面还能看到高高的尚未拆完的部分老城墙。剧场全为木结构,连墙壁也是用木板钉起来的。楼上楼下放置可坐近千名观众的木头长凳。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宁波旧影》里,有最初“天然舞台”的老照片。

  因何志庚是个京剧迷,“天然舞台”最早以演京剧为主。由于剧场地处闹市区,1932年春,自《彭公案》上演后,生意越来越好,每当开演或散场时,剧场门口人如潮涌,严重影响了东门口的交通。

  

  图② | 为原右营巷“天然舞台”大门。

  1933年下半年,当时的宁波市工务局勒令拆除“天然舞台”。何志庚接到通知后筹集资金,选址在开明街附近的右营巷,重建了一座占地124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新“天然舞台”,门面三层楼,剧场的舞台高15米、宽13米、深10.5米,后面还有1米宽过道,观众席分两层,共有1320个座位。场内的设施条件和剧场规模,一度居宁波各剧场之首。

  之后,宁波文艺界开启了属于“天然舞台”的时代,当时全国著名的各类戏曲演员都争相来“天然舞台”演出,并引以为傲。

  “天然舞台”曾先后聘请京剧名伶王虎臣、金少山、林树森、周信芳、李万春、李桂春、李少春、厉慧良等作短期演出,让宁波市民大饱眼福。1938年以后,女子越剧开始在宁波盛行。越剧“皇后”筱丹桂率领的“高升舞台”(剧团名),从杭州打进“天然舞台”,从此“天然舞台”就基本被越剧占领。尤以1942年至1944年越剧名家徐玉兰,1946年以后越剧名家毛佩卿为首的两个戏班,在“天然舞台”演出影响最大,时间最长。

  

  图③ | 为1966年演出海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上海九星大戏院老板宁波人朱仁富回宁波,将“天然舞台”进行重新整修。1946年1月6日聘请越剧著名小生毛佩卿担任台柱,演出数以百计的越剧剧目,久演不衰。1952年4月,以毛佩卿为首的佩卿剧团和以花旦邢艳芬为首的新艺剧团合并,改为佩卿姐妹越剧团。从此,“天然舞台”场团合一,以拆账方式联合经营。

包含九天剧场短剧推广版权费收多少的词条

  1955年,“天然舞台”转为地方国营。京剧名家周信芳,越剧名家徐玉兰、傅全香、戚雅仙、毕春芳,绍剧名家六龄童,昆剧名家周传瑛,沪剧名家丁是娥,甬剧名家贺盈民、徐凤仙等众多戏曲名家,也都在“天然舞台”献艺。

  1986年7月,“天然舞台”因危房停止营业。1987年,整个建筑全部被拆除。

  

  “老宁波”心中的鲜活记忆

  

  “为什么我们要把‘天然舞台’重新挂牌呢?因为这是呼应群众的需求,是唤醒‘老宁波’内心的文化记忆,宁波人对‘天然舞台’是有浓厚情结的,比如宁波电视台就有档节目以此命名。”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劲说。

  国家一级演员洪芬飞对“天然舞台”充满了感情。她告诉记者,1971年,18岁的她首演的第一台戏京剧《沙家浜》就在“天然舞台”,她饰演“阿庆嫂”,“当时,这台戏一演就是一个月,每天都是百分之百上座率,我的亲戚朋友想看都买不到票,要靠我这个主演天天追着剧场经理讨票。”

  “我们天天演出,吃住都在剧场,十多个人住一个房间,全都打地铺,条件很艰苦,但演职员都非常开心。”洪芬飞回忆道。

  后来,她所在的文宣队又演过《杜鹃山》《铁流战士》等一大批在上世纪70年代很火的戏。当时的“天然舞台”是宁波演出市场的头牌,观众买票的队伍总是排得很长。

  

  图④ | 为以前在“天然舞台”门前的宣传车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女子越剧又恢复了,洪芬飞改唱越剧,第一台戏是《情探》,她饰演女一号“焦桂英”。

  宁波市演艺集团董事长邹建红告诉记者,“天然舞台”将重新挂牌的消息传开后,在文化界老一辈中引起强烈反响。

  一个多月前,市演艺集团专门召集了老一辈文化人,回顾“天然舞台”的历史。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裴明海,与“天然舞台”有整整30年的亲密接触。他回忆:“当时无论是外地的剧团,还是本地的剧团,大家都以能在‘天然舞台’演出为荣。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我亲眼目睹过好几次市民争先恐后背着铺盖排长队购票看戏的盛况。”

  原宁波“天然舞台”总经理仇莉英得知“天然舞台”即将在新的凤凰剧院挂牌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时剧场几乎场场爆满,有时候还得在边上加上五六十个座位。当时的著名演员叶彩金、沈艳红、陈兰春、钱水云等都在‘天然舞台’上展示过英姿;上海堇风甬剧团、上海人民婺剧团、上海滑稽剧团等都想着办法要到‘天然舞台’演戏。”

包含九天剧场短剧推广版权费收多少的词条

  老戏迷方明华至今还收藏着很多原天然舞台的节目单:1962年上海堇风甬剧团的《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1966年宁波甬剧团的《山乡风云》;1978年宁波市甬剧团的《雷雨》;温州市京剧团演出说明书……

  看到这些节目单,方明华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看戏时的岁月。他表示,带给几代人深刻记忆的“天然舞台”重新挂牌,必将成为宁波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附近居民天天盼着剧院开业

  

  在白鹤新村住了30年的赵幼臣和老伴,是亲眼目睹凤凰影剧院建起来,又目睹它渐渐变旧,再看到它重建后换新颜。

  “看过很多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戏,看过甬剧《典妻》,在剧场里开过会,还作为居民代表参加了剧院改建的开工典礼。”家门口的凤凰剧院带给赵老伯夫妇满满的回忆。

  他告诉记者,重建开工时他很开心,想着今后可以到新剧院看演出,没想到一等就是好几年,现在终于迎来开业。“我们老百姓的愿望很简单,在家门口多看一些好戏,特别希望票价依然像过去一样惠民。”

  

  图⑤ | 影剧院内景 史久阳 / 摄

  家在紫鹃新村的李佩君与剧院就隔一条马路。她是2000年搬过来的,当时觉得家门口有个剧院很不错。不过,原来剧院的演出不是很多,整个剧院有围墙,有一次看完戏,碰到下雨,走到剧院门口,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

  李佩君说,前段时间,她和邻居打听剧院开业的时间,约定要赶在第一时间去尝个新鲜。

  “70后”詹早凤是新宁波人,住在丹凤新村,每天都经过凤凰影剧院门口。对这个剧院,她最难忘的是女儿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曾在这里的舞台上演出过,她当时作为家长代表前去观看。“记得女儿是在一个童话剧里演一只猫,我还给她拍了照。”她觉得当时的剧院有些旧,设施也不太好。

  现在,詹早凤每天上下班路过甬港南路,都会看一眼剧院。女儿已经上初中了,热爱舞蹈的她一直渴望着在家门口看到精彩的演出。

  

包含九天剧场短剧推广版权费收多少的词条

  开业季一个月将有11台演出

  

  “‘天然舞台’是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文化品牌,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展。”邹建红说。

  昨天,记者探访了还没正式开业的新剧院。这个被列入宁波“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文化工程,有着极为现代和气派的外观:整个建筑立意为“天然舞台、城市镜框”。

  走进大厅,纯粹而明快跳跃的色彩色调,流畅又富于变化的肌理线条,使整个空间完美地呼应“城市镜框”的主题,像一幅艺术画呈现在人们面前。

  剧院有观众席1000座,其中一层671座,二层286座,活动椅43座。走上舞台,其宽阔和纵深令人惊叹:台口宽16米、深22米、高10米,舞台机械设备景杆48道、灯杆5道、侧灯杆2道。

  

  图⑥ | 为目前拥有1000个座位的“天然舞台”大剧场 史久阳 / 摄

  此外,剧院还配有10间不同规格的化妆间,其中VIP化妆间5间,所有化妆间同时开启可容纳120人使用。

  市演艺集团副总裁屠靖南发布了开业演出季安排:9月20日~10月24日,有10台剧目加首场开业主题晚会。“晚会以‘风华盛世迎天然,百年艺术创辉煌’为主题,会有一批老演员讲述过去在‘天然舞台’演出的故事,也会有很多演艺集团的精品剧目片段亮相,展现宁波演艺界的综合实力。”

  其他10台剧目则更丰富多彩,有宁波市演艺集团和宁波交响乐团联合演出的歌剧《呦呦鹿鸣》、北京管乐交响乐团的交响音乐会《丝路画语》、香港春天实验剧团演出音乐剧《窈窕淑女》等,还有儿童剧、甬剧、舞剧、越剧等,其中还包括以鄞州人民医院九旬老人最后牵手故事为原型的音乐剧《牵手》。

  此次开业演出季也是在宁波举办的亚洲艺术节的重头戏。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季的票价保持亲民本色,10元~180元不等,低票价占50%以上。

  邹建红表示,在今后的演出安排上,除了继续引进精品剧目和展演市演艺集团下辖4个剧团的原创剧目外,还会开设年轻演员专场,打造让业余团队一显身手的“百姓剧场”,“我们将努力让这个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