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或“蜀”,车牌简称取“川”字。②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为“内蒙古”,不简称“蒙”,但在车牌号中,只能使用一个字,所以用“蒙”字代替。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藏)、海南省(琼)。自治区简称 新疆(新)、广西(桂)、 宁夏回族(宁)、内蒙古(蒙)、西藏(藏)。
中 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 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北京——简称京。天津——简称津。山西省——简称晋。湖南省——简称湘。江西省——简称赣。上海市——简称沪。重庆市——简称渝。河北省——简称冀。台湾省——简称台。
2、北京市,简称京。天津市,简称津。河北省,简称冀。山西省,简称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辽宁省,简称辽。吉林省,简称吉。黑龙江省,简称黑。上海市,简称沪。江苏省,简称苏。浙江省,简称浙。安徽省,简称皖。
3、省份指中国的行政规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昆明。
5、我国只有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34个省的简称和省会如下: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吉林省,简称吉,省会长春。辽宁省,简称辽,省会沈阳。河北省,简称冀,省会石家庄。
1、北京——简称京。天津——简称津。山西省——简称晋。湖南省——简称湘。江西省——简称赣。上海市——简称沪。重庆市——简称渝。河北省——简称冀。台湾省——简称台。
2、全国各地简称是: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辽宁省:辽;吉林省:吉。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海南省:琼。
3、主要城市简称: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或申)、重庆——渝(或巴)、成都——成、武汉——江城、广州——花城、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拉萨——太阳城。
4、战国时,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晋朝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
1、云南省——简称滇、云。因为在云岭以南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陕西省——简称陕、秦。
2、中国各省区简称的由来 各地简称大致上分几种:古国或九州名:山西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取全称中一字的.像北京(京),天津(津)。地理因素.像湖南(湘),就是因为湘江;江西(赣),赣江贯穿全境。
3、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4、北京市:简称“京”,取市名中一字。天津市:简称“津”,取市名中一字。河区属古冀州。省会石家庄。山西省简称“晋”。春秋时晋国的所在地。省会太原。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取区名中两字。
5、河北--因为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故简称“冀”,省会:石家庄。
1、省份简称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三江三海云贵川,闽藏宁蒙新渝陕,京津黑吉辽皖甘,外加港澳和台湾。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由于河北地区率先上报了冀的简称,而山东因为齐的读音和冀容易混淆,所以选择了鲁的简称。类似的还有浙江省,其简称开始也有越和浙两个选择,但由于广东的简称是粤,为了防止冲突,浙江就只能选择了浙了。
3、各省简称顺口溜:东三省,黑吉辽;北、西部,蒙新藏;西南地区有去贵,华中华南两湖广;东南沿海闽浙苏,台琼两省切莫忘等。
4、全国简称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8个):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三江三海云贵川(9个):江苏、浙江、江西、上海、青海、海南、云南、贵州、四川。
5、年全国调整为29个“省级行政区”即22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
6、全国各省的简称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 双宁西四北上天 庆蒙台海青甘陕 还有港澳和兵团 本歌谣最初由周恩来总理创作,后几经传播修改,又因海南、重庆相继建省,再加扩充。
1、解析:第一: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2、上海的简称“沪”来自于上海所在地的黄浦江,古时候因为江面很宽,水流湍急,被人们称为“沪口”,后来简称为“沪”。因为上海在黄浦江边,所以用“沪”作为上海的简称是非常贴切的。
3、上海简称“申”,即来源于此。上海又简称“沪”。“沪”的称呼要比上海的称呼早500多年。吴淞江南岸原有两条支流,一条名叫上海浦,另一条名叫下海浦,宋代上海建镇时,东临上海浦,因而定名“上海”。
4、上海的简称“沪”来源于汉字“沪渎”,意为长江进入海洋的口岸。在古代,上海的位置正好处于长江口,是航运的重要枢纽。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将上海称为“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