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华为风波,华为风波是怎么回

中国财富网 2024-03-13 21:57 科技 61 0

AITO问界更名风波背后华为的焦虑和抉择

“AITO”和“问界”其实是两个商标,3月8日更名风波之后,已经有媒体查询过这两个商标的工商登记信息,简言之,“AITO”为赛力斯拥有,而“问界”则间接属于华为。

月 1 日晚,位于北京合生汇的华为直营店里,问界 M5 展车前原本贴着「HUAWEI 问界」的标签被撕了下来,距离任正非发布「五年内不造车」的言论仅过了 24 小时。

针对“AITO问界”更名“HUAWEI 问界”,徐直军称,“有些部门、有些个人和合作伙伴在宣传中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用三十多年的发展构筑的品牌,不能被随意滥用”。

从3月8日AITO汽车官微正式发布出来,到月底华为再次关于汽车业务发出决策公告,关于“AITO 问界”是否会更名为“HUAWEI 问界”的猜测,总算是告一段落。

月8日,问界汽车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品牌名称调整的公告,由此前的“AITO问界”改为了“HUAWEI问界”。

事实上,AITO问界的生产商是赛力斯汽车,但由于华为品牌知名度太高,导致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赛力斯。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承东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是帮助车企一起造好车”。

造车,华为的「原罪」?

1、也是在同一天,被「不造车」声明推上风口浪尖的余承东出席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网上那些猜测没有被证实,余承东又一次强调了「现在去掉华为 Logo 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其实华为一直坚持不造车,要帮助车企造好车」。

2、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造车的想法都没什么问题。然而,这种想法被华为给否决了。这个否决不是一般性质的,而是直接由任正非签发了《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有效期至少为5年。

3、而且华为其自身在造车领域还未稳定根基,帮车企造好车的口号也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前段时间,华为又再次重申不造车,就是为了能够打消合作伙伴的顾虑。

4、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发布内部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并将有效期延长5年。公告中,除强调“华为不造车”外,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使用做出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5、月31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重申“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等事件,在业界引发了巨大舆论。

6、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华为在5g、电子、智能化等领域占据着龙头地位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也非常优秀,但相较于整车制造商,其造车领域的经验还是相对不足。汽车行业在制造设计、零部件选材、测试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华为频起风波,华为是否合规到底谁说了算?

所以现在华为是否符合规范,主要是由华为自己说了算,美国即便说华为违规,没有证据,那样华为依旧是一个合法的企业。也希望华为可以尽快突破封锁,迎来自己的顶峰。

华为一直重视技术合规,自去年以来,在贸易战的背景下,华为积极进行内部审查整改,并多次公开表达其对技术合规的重视。 华为已经通过第三方独立鉴证机构的审核,该机构认为华为建立了充分的内部机制来确保技术合规。

华为还表示,公司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并要求员工遵守公司的道德和合规标准。随后,美国政府要求加拿大将孟晚舟引渡到美国受审。华为表示,孟晚舟的逮捕是政治打压的一部分,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打压华为来遏制中国的技术发展。

是否已经上交 但是,目前还没有消息证实华为已经将所有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全部上交中国政府,所以目前还不敢下定论。不过从华为方面的态度和行动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华为非常重视技术合规,他们正在采取行动来让自己更加合规。

华为最终结局

1、华为最终结局是通过华为准备的各项业务措施,这场制裁风波已经结束。华为最出色的领域5G通讯技术业务占据全球超过29%的份额,甚至比肩爱立信和诺基亚的总和。

2、最终结局确定了,英国允许华为加入到5G的建设中,但是核心设备的建设,华为不能参与,但是这也证明了华为已经赢了,毕竟在德国5G建设,华为已经打开了欧洲市场。

3、华为公司退出美国市场,这是必然的。首先第1点就是华为公司退出美国市场,这是必然的情况,因为美国国家以这样的罪名来限制华为公司在美国的手机销售和各方面的业务。

4、此前外界推测孟晚舟案三个结局:回国,引渡到美国,继续留在加拿大。

5、华为也彻底陷入被动局面,没有芯片就意味着很有可能无法继续进行自己的手机产业。这对于在手机行业当中发展顺风顺水的华为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