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总体规划纲要master planning outline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2、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 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0.15 公共活动中心 配套公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等。
3、.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要按规定标准确定绿化用地面积,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共绿地等的绿线。
1、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下列城市规划指标或有关名词: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2、建成区是已经建造好了的范围,而规划区的没有建造且准备或即将建造的范围。
3、城市化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通常根据地下水位的深度、洪水淹没范围、地基承载力、地形坡度等自然条件,评估用地适于建设的优劣程度,一般分为三级:一级指适宜于进行城市建设的用地;二级指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方宜建设的用地;三级是不适于建设的用地。
2、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总体规划纲要master planning outline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3、.16 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0.17 建筑线 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4、.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12.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13.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5、镇区是镇政府所在地的范围,而镇域是全镇的区域范围。建成区是已经建造好了的范围,而规划区的没有建造且准备或即将建造的范围。
1、.1 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0.3 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 准、规范的规定。
2、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3、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下列城市规划指标或有关名词: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4、建成区是已经建造好了的范围,而规划区的没有建造且准备或即将建造的范围。
5、《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中对城镇体系规划(Urban System Planning)定义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城镇分布和发展规划。
6、常用术语 用地面积(占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即用地红线内的面积。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建筑退红线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1、国土规划 ( Territorial planning )为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中国领土以内地上、地下、海洋或大陆架的自然、人力和经济资源而编制的一级[在区域规划之上]的规划。
2、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3、镇区是镇政府所在地的范围,而镇域是全镇的区域范围。建成区是已经建造好了的范围,而规划区的没有建造且准备或即将建造的范围。
4、配建设施 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