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凤岐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管理、金融与证券、股份经济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给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设财政与信贷、货币银行学、股份经济与证券市场、货币金融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2、师资 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今年来,有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XXXXX更快。
3、《证券投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曹凤岐等著;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平新乔等著。
4、实力: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今年来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升更快。考试: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5、博迪著;《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宇飞著;《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姚长辉等著;《证券投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曹凤岐等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平新乔等著。
推荐参考书目 10年之后光华便没有再指定专业课参考书目,以下列出的是我们咨询老师推荐的参考书目。
《公司理财》 罗斯 著 吴世农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复试备注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 以上书目是盛世清北教育提供,如有其他问题,请电话咨询盛世请北教育吧,在北大附近。
友情提醒,你考虑好自己是考硕士还是硕博连读,这两个专业课不一样的,上面列出来的是硕士的专业课参考书。对于北大光华来说,跨专业考的确是有难度的,如果你到大三想考北大并且对金融一点都不了解,当然成功的概率很低。
1、北大金融硕士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数学金融学综合,总分是500分。
2、考研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六版)》。
3、金融专硕考研的话是公共课统考,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专业课一般都是考查431金融学综合,北大软微的金融科技和北大汇丰比较特殊,专业课考的是宏微观经济学。
4、金融专业考研科目还包括:高等数学国际金融学、公司财务、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金融考研学校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汉青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等金融学院。
5、金融学不论是高考报考还是考研报考一直都是最火热的专业,那么对于这么火热的专业报考的人数也是在与日俱增。
6、金融研究生考试分为专硕和学硕两种:专业型硕士 金融硕士考研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431金融学综合(431金融学综合包括金融学、公司财务两部分。
不好考。根据金程考研网查询显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考研不好考,报录比一直在30:1左右。其次专业课也很难拿高分。
建校以来,人行研究生部聘请的历届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基本上都是金融界的杰出人士。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这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老师,所以学术氛围差了一些,不适合立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
考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难吗?一年时间。不是党员。我是跨校跨专业考。没有金融方面的知识。但对金融等经管类专业感兴趣。数学英语较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影响录取吗?愿好心人帮忙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占比24分。马原科目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部分是政治经济学;第三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占比30分。
考研政治考五门课程,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书单主要是供非法学考生参考,法学有很多书籍和下面书籍同名,但会注明(法学)字样,请留意。
1、参考书目主要有:(1)Varian.H:中级微观经济学(中译本),三联出版社,(2)朱善利:微观经济学,北大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3)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北京大学金融学考研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金融学综合。金融学介绍: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
3、《公司理财》 罗斯 著 吴世农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复试备注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 以上书目是盛世清北教育提供,如有其他问题,请电话咨询盛世请北教育吧,在北大附近。
4、年光华金融硕士专业课是884金融学综合,三选二作每科目占75分,分别为金融,统计和微观。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计量经济学精要》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李子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