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外交文献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国正式作为国家名称是中华民国,简称中国,也就是叫作中华的国家。现在的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名称的由来 中国一名虽然早在3000年前已见于历史文献,但它原先只是一种地域概念。从夏、商、周开始到清代,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应该是辛亥革命之后。 自汉代开始 , 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 朝称为“中国” , 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 也有称为“中国”。
这一称最早出现于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初期。在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武王时期文物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或”等字样。据考古和文字学专家考证,“中或”就是“中国”。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作“域”或“帮”解。
中国这一称呼最早源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兼有“中央之城”、“天下之中”等含义。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1、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2、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3、“中国”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出现得很早,运用得也很普遍。这一称最早出现于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初期。在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武王时期文物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或”等字样。
4、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