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审计的对象包括以下几类: 审计单位:对有国有资产或国家资金单位(含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企业)进行审计。 审计负责人:对国家部门、地方党政机关及前一情形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审计。
2、审计的对象或客体,即哪些部门和单位必须接受审计。
3、审计对象不同:政府审计的对象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等公共财务单位,而注会审计的对象是公司、企业等私营财务单位。
4、政府审计的对象是党政机关、国企法人;内部审计对象是企业或单位内部部门或领导;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进行的审计。
政府审计特点:具有审计监督的强制性、审计机构设置的系统性、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审计范围的广泛性。
独立性强。这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审计机构是单独设置的,审计经费及收入有稳定的来源,人事任命也是独立的;强制性大。
国家审计的一般特征有独立性强、强制性大、权威性高、综合性广。独立性强:这一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审计机构是单独设置的、审计经费及收入有稳定的来源、人事任命是独立的等等。
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点有:独立性强、强制性大、权威性高、综合性广等。国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审计的基本特征: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通过批判性地指出问题,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促进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发展,全面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立足服务,坚持监督。监督是基本手段,服务是根本目的。
检查资产负债表是否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及格式编制,复算报表各项之间的勾稽关系。
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投资者权益、费用成本和收入成果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第三条 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
审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合法性,执行的规范性。
审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重点不够突出地区之间、层级之间、科室之间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文字处理、轻审计实施,重设备、轻培训的情况,对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政府投资信息化管理平台研发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单纯思想上重视不能保证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要在制度上落实,各级审计机关都应将信息化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章立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考评之中。是学习培训上下功夫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