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称《历代舆地图》为历史时间地图制作有史以来的里程碑式。
除此之外,王应麟还著有《诗地理考》一书,是利用《诗经》的相关地名来考证上古三代时期的疆域。元明时期,历史地理/沿革地理一直都在进步和发展,直到明末清初之际再一次迎来了大发展。
《历代舆地图》由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清代学者杨守敬主编,绘制了自春秋至明代的历代疆域政区,并辅以山川形势,历代正史地理志中的县级以上地名基本全收,并绘制了一级政区的界线,是历来历史地图中最详备的一种。
《舆地图》以我国为主体,外国作为衬映,内容较详细,图形轮廓较准确。此图系统地使用了图例符号,成为元明清各代初年绘制全国总图的范本。明代罗洪先将朱思本《舆地图》加以改绘,取名为《广舆图》。
南朝梁代的佚名学者则写了一部《地镜图》,作者显然读过《管子》和晋代张华(232~300)的著作《博物志》,并对找矿很关心。
隋唐至宋时期 隋唐时期出现了以文字为主、地图为辅的地理书——图经;对各级行政区的图经编纂和地图的绘制唐朝政府已有明确的规定。
1、《禹贡》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2、《汉书·地理志》是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它开创了以政区为目录来记述当时地理情况的先例。
3、《水经注》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4、从建国至今,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演变过程可以从20个方面加以概括。 沿海与内地的划分。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沿海和内地区域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在“一五”到“五五”计划时期国家处理区域经济关系时基本上被采用。
5、另外,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曾经划分为六大区域,是当时的一级行政区,1954年就撤消了,分别是:华北行政区、东北行政区、华东行政区、中南行政区、西南行政区、西北行政区,辖区范围和名称与现在的略有区别。
6、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定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秦郡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内史为秦国都所辖的地区,当时唯有它不称为郡。
1、《水经注》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2、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汉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3、人教版的老板的初中地理书,老版的那种,一共四册。我现在上高中,因为高中教材上没什么区域地理,我们这边学校就用的那四本书讲区域地理的。我想它们应该算全的了吧。
4、作者是北魏末年的李道元。《水经注》看似是对《水经》的注释,但实际上它以《水经》为纲,详细记录了1000多条大小河流及其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它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5、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知识从书”很好,只不过它只有前面八页介绍整个大洲的页面是彩色的。
次年春,应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的推荐,谭先生应召到北京,负责改编、修订清末杨守敬编绘的《历代舆地图》。
-1988年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1992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繁体字版。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由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以及上自原始社会下迄中华民国的各历史时期地图共36幅组成,并有包括序图在内的约7万字的图说及地名索引。
《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年开始出版,精装定价是482元,一些旧书网上也有等一些告示,九五品品相的八册标价大概也是480元左右。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百度文库,新浪资料,自己去下载。
《中国史稿地图集由》由郭沫若主编,主要侧重于重大历史事件。《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由谭其骧主编,主要侧重于行政区划变革。
《中国史稿》是郭沫若(1892—1978)主编的中国通史,全书共分七册。该书简明易懂,充分利用了我国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概括地说明了我国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指明我国是世界人类最早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这个也是谭老先生主编的,其实就是上面那套的精简版,有各个朝代的地图,部分重要朝代也有不同时期的地图,没有上面的详细,如果是普通使用其实也足够了,搞活动20+可买入。
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尽管地理学家们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多少,但他们的著作却说明了当时的重要发现。中国古地理学著作中现存最早的《山海经》、《尚书禹贡》、《管子地员》等便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该书成书年代虽然久远,但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故事锦囊】《山海经》不仅记载了古代一些重要的山川地理,各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尚书·禹贡》突破了之前《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更早地理书籍中神话与臆想色彩过重的特点。它用更加系统与理性的文字,勾勒出了古人对当时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