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钟声塔影图1971寺前碧粼粼,寺后树阴森。但愿长居此,终身不见人。题松阴联句田1983昨与友人约,同来幽深处。爱此万壑松,日暮不归去。题水阁话旧图1983(癸寅)暮春桥上无人过,桥下有水流。
2、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园、陶博吾···等都是逝世后书画才被重视和发掘出来,而且他们当时什么都不是,什么身份也没有;后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
3、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固然重要,但艺术作品能打动人的更多的还是主题。山水画是最能表达人的心境,也是最能消解人的苦闷和寄托心志的绘画形式。
4、董源的山水画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据说李璟年轻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
5、夏圭作品 夏圭,字禹玉, 活动於西元 1180~1230 年前后, 浙江钱塘人。擅长画山水、人物,只随手画画,奇特突出。山水构图喜欢大胆剪裁,突破全景而仅画半边之景,时人称为「夏半边」。善长卷铺陈。
6、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
《潇湘图》是五代南唐董源创作的设色绢本山水画,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荆浩 荆浩(约850-?),字浩然,号洪谷子,河南孟州(河南济源)人,五代后梁画家,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
《溪山行旅图》,好就好在静止的画面有一种动感,一幅空间艺术的绘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面对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绘画,体味着画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令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匡庐图》传为五代时期荆浩创作绢本墨笔画,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画中绝磴悬崖,平麓云林,虽看不出具体皴法。但笔墨间表现出了山的雄伟气势,烟岚的深远缥缈,比唐代山水大大前进了一步。
千里江山图—宋徽宗赵佶:这幅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它以细腻的笔法和深邃的山水氛围展示了中国南方山水的壮丽景色。画中的山、水、树木和人物都被精细地刻画,呈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
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如下:《洛神赋图》是描绘爱情的美好画卷,这幅画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想象而来画成的,画面精美,人物美丽。《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画的,描写的是北宋人民的美好生活。
在历代名家山水画作品中,《游春图》是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且脱离了山水作为人物背景的传统,独立成篇,所反映的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可以说是“国宝中的国宝”了。
《潇湘图》是五代南唐董源创作的设色绢本山水画,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观林德坤先生作品,苍翠的高山笔墨酣畅,元气淋漓,整幅画面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古风韵味十足,布局十分巧妙,弥布着一种润人肺腑的清逸之气。其凝神逸笔的画风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由衷的热爱。
古代山水画名家作品如下:《寒林平野》《寒林平野》呈现烟林平远景色,林木薄疏,小丘起伏。李成注重真实的山水写生,深合透视画理,此画面墨法变化微妙,意韵精致。
张大千——花鸟画 张大千的花鸟画,含蓄的笔势,绝弃风华,温静的墨意,精炼于骨,淡雅而质朴”,展现出凝气聚古的典雅特色。
山水画 代表作品:《爱痕湖》《四屏大荷花》《 松山仙境图》《八屏西园雅集》《仿董其昌山水》等。张大千 (1899-05-10,四川内江~1983-04-02,台湾台北)中国画家。初名权,后改作爰,号大千。
《桃源图》,《嘉耦图》。《桃源图》与张大千生平最后巨制《庐山图》创作时间相仿,两者皆精心绘制,尺幅大于一般作品。拍品虽题于“壬戌嘉平月”(1983年初),但并非一时间写成,应是反复思量斟酌,尽心竭力为之。
《家山起祥云》以大气淋漓而又不乏细腻生动的笔墨,营造出自然山水怡人的意境,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壮观的山水图景。画面远山巍峨如林,云雾缥缈莫测,山脚下树木苍郁,桃花朵朵,清溪流淌。
这里为大家推荐三幅适合客厅装饰的山水画,让您的客厅更加生机盎然,充满自然清新的至美感觉。
客厅山水画第二类:国画长城,大气磅礴,气吞万里如虎,打造有格调的客厅环境!国画长城挂在客厅沙发后面,都有如后面有大山可靠,事业也是级级上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