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
2、处置分录: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时,会计分录如下。
3、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账务处理如下:成本模式 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其他业务成本(倒挤)。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
4、【解析】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净收益=(100-80)+10-10+10=30(万元) 【例题8】企业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5、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账务处理如下:(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贷:银行存款,贷:在建工程等。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其经营目的是通过向客户提供客房服务取得服务收入,该业务不具有租赁性质,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将其拥有的旅馆饭店部分或全部出租,且出租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出租的部分可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是按照以下两个方面的较高者来确定的: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是中级会计考试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重要知识点,其中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分为4种情况,分别是外购房地产、自用、自行建造、自建自用。初级计量分为外购和自建初始计量两种情况。
企业购入房地产,自用一段时间之后再改为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的,应当先将外购的房地产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之日开始,才能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核算方法只能够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能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处理。
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幢建筑物用于出租,取得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购入该建筑物发生的差旅费为0.5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1、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核算方法只能够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能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处理。
2、转换日的确认,转换日以转换后的形式开始日为准。即从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从投资性房地产转向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为自用开始日。
3、企业处置一项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实际收到的金额为1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其中成本为7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万元。
4、知识点测试 单项选择题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 )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5、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
1、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科目包括以下内容: 投资性房地产:该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或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该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减值准备的金额。
2、投资性房地产-建筑物类也是当月增加次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当月计提折旧。
3、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经营活动;投资性房地产在用途、状态、目的等方面区别与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房地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销售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计量模式,一是成本模式,二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是中级会计考试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重要知识点,其中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分为4种情况,分别是外购房地产、自用、自行建造、自建自用。初级计量分为外购和自建初始计量两种情况。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不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日常维护所发生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是中级会计考试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重要知识点,其处置方式包括两种模式,分别是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其他业务成本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